台湾经验 廖宇庆:我们从小教环保
来自台湾的国科会自然处地球科学研究推动中心主任廖宇庆,上周在旧金山参加全美地球物理联合会。廖宇庆也是中央大学大气系教授,对台湾的气候变迁十分关切。
他说:「我们在台湾的研究发现,现在小雨次数减少,大雨次数增加。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全球暖化会造成地表水分大量蒸发进入大气层,一下雨往往就是很大的雨量。」
廖宇庆指出,从人口分布变化,看到若干原本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如今也有人住。例如台湾的河川地,原本保留给河川水量变化时使用。但有些民众因为没有合适的工作,就到河川地居住种菜,自给自足。一旦遇上河川氾滥,就会成为首当其冲的受难者,「要协助这些民众就业,并迁移到安全的居住地区。」
其次,很多城市下水道设计针对20世纪的需要,但21世纪豪大雨次数增加。因此,须迫切改善下水道疏通与整建问题。
全球暖化在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有科学家认为是大自然周期演变,不能都归罪人类活动。廖宇庆认为,全球暖化已是事实,他同意人类排放太多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暖化,「希望大家力行节能减碳的生活方式。」
廖宇庆期望透过宣导与教育,将节能减碳导向为大众的生活方式。他指出,台湾从小学起,就很重视环保教育。例如,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在学校已做得相当彻底。
廖宇庆相信教育的力量,十分乐观看待台湾推动环保教育,「你看30年前,台湾到处是抽菸人口。搭一趟公车,就会看到很多人抽菸,车厢内到处都是烟雾。可是现在只要在室内,绝对看不到任何人抽菸。」
他又说,国科会自然处地球科学研究推动中心进行的重要研究计画,包括台湾附近区域的长期气候变化,及气象短期剧烈变化,例如颱风。「科学家就是要告知环境变化,政府制订政策就能有研究结果为依据。」
他说:「我们在台湾的研究发现,现在小雨次数减少,大雨次数增加。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全球暖化会造成地表水分大量蒸发进入大气层,一下雨往往就是很大的雨量。」
廖宇庆指出,从人口分布变化,看到若干原本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如今也有人住。例如台湾的河川地,原本保留给河川水量变化时使用。但有些民众因为没有合适的工作,就到河川地居住种菜,自给自足。一旦遇上河川氾滥,就会成为首当其冲的受难者,「要协助这些民众就业,并迁移到安全的居住地区。」
其次,很多城市下水道设计针对20世纪的需要,但21世纪豪大雨次数增加。因此,须迫切改善下水道疏通与整建问题。
全球暖化在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有科学家认为是大自然周期演变,不能都归罪人类活动。廖宇庆认为,全球暖化已是事实,他同意人类排放太多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暖化,「希望大家力行节能减碳的生活方式。」
廖宇庆期望透过宣导与教育,将节能减碳导向为大众的生活方式。他指出,台湾从小学起,就很重视环保教育。例如,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在学校已做得相当彻底。
廖宇庆相信教育的力量,十分乐观看待台湾推动环保教育,「你看30年前,台湾到处是抽菸人口。搭一趟公车,就会看到很多人抽菸,车厢内到处都是烟雾。可是现在只要在室内,绝对看不到任何人抽菸。」
他又说,国科会自然处地球科学研究推动中心进行的重要研究计画,包括台湾附近区域的长期气候变化,及气象短期剧烈变化,例如颱风。「科学家就是要告知环境变化,政府制订政策就能有研究结果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