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向前行
两党上周及时达成协议,化解了一场危机,但是保守派以政府关门和倒债劫持全民的极端行为,不但令人大失所望,更令人对美国的制衡制度产生怀疑,大家不禁要问:美国到底怎么了,怎么可以让这样罔顾国家利益的事情发生?不过,危机过后,平心静气一想,还是不得不对美国制度保持信心;两百年以来,美国制度之所以比别人优胜,不就是因为拥有这种制衡制度吗?
当然,保守派的劫持策略已对美国造成损失。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次危机使今年第四季的GDP损失半个百分点;美国今年全年的GDP原就估计只得2%的成长,再要减少半个百分点,经济更加疲弱,以致无力刺激企业招聘和加薪;更大的损害还在后头,由于保守派威胁于明年1月15日和2月7日两个限期前再次发难,未来数月和明年初的经济将会进一步受挫。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在恢復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经济未復之际,政府不应削减开支,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但在保守派持续攻击下,削减开支已成为政治正确,联邦政府在此压力下不得不减支(譬如今年初开始实施的自动减支)。难怪纽时专栏作家傅里曼眼看中国崛起,不得不发出感嘆说,如果美国能像中国那样以行政作主导,快速决策,那怕只是一天,就可解决不少大事!
傅里曼的感嘆应代表了不少美国人的心声,但是更多的美国人还是会认为,如果让他们在中美之间的制度作选择,他们还是会选择美国的制度,府会之间有制衡好过没有制衡。宪法设立国会两院制,目的不就是要让自由社会中的多元目标可以在国会中互动和妥协吗?如果没有了制衡,多元目标就没有机制去化解,社会就必然走向混乱。
更重要的是,制衡还有民意的基础,这也是美国制度让人深怀信心的原因。这次共和党不得不从保守派的劫持策略中退却,与民主党达成协议,以化解危机,正是在民意的巨大压力不得不为之,因为民调显示,国会的支持度跌至空前的5%,74%的美国人把危机归咎于共和党。
保守派劫持失败,已成为嘲笑对象,如果他们敢于数月后再次发难,势必被选民进一步唾弃,并导致共和党可能于明年11月的期中选举丧失众院控制权。展望不久将至的另一场危机,民意将会把守最后一关;保守派可以置民意于不顾,但他们只属少数,共和党却不能置民意于不顾。
更多内容请见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当然,保守派的劫持策略已对美国造成损失。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次危机使今年第四季的GDP损失半个百分点;美国今年全年的GDP原就估计只得2%的成长,再要减少半个百分点,经济更加疲弱,以致无力刺激企业招聘和加薪;更大的损害还在后头,由于保守派威胁于明年1月15日和2月7日两个限期前再次发难,未来数月和明年初的经济将会进一步受挫。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在恢復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经济未復之际,政府不应削减开支,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但在保守派持续攻击下,削减开支已成为政治正确,联邦政府在此压力下不得不减支(譬如今年初开始实施的自动减支)。难怪纽时专栏作家傅里曼眼看中国崛起,不得不发出感嘆说,如果美国能像中国那样以行政作主导,快速决策,那怕只是一天,就可解决不少大事!
傅里曼的感嘆应代表了不少美国人的心声,但是更多的美国人还是会认为,如果让他们在中美之间的制度作选择,他们还是会选择美国的制度,府会之间有制衡好过没有制衡。宪法设立国会两院制,目的不就是要让自由社会中的多元目标可以在国会中互动和妥协吗?如果没有了制衡,多元目标就没有机制去化解,社会就必然走向混乱。
更重要的是,制衡还有民意的基础,这也是美国制度让人深怀信心的原因。这次共和党不得不从保守派的劫持策略中退却,与民主党达成协议,以化解危机,正是在民意的巨大压力不得不为之,因为民调显示,国会的支持度跌至空前的5%,74%的美国人把危机归咎于共和党。
保守派劫持失败,已成为嘲笑对象,如果他们敢于数月后再次发难,势必被选民进一步唾弃,并导致共和党可能于明年11月的期中选举丧失众院控制权。展望不久将至的另一场危机,民意将会把守最后一关;保守派可以置民意于不顾,但他们只属少数,共和党却不能置民意于不顾。
更多内容请见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