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若孟:中国改革 可考虑孙中山主张
胡佛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近代史学者马若孟(Ramon Myers)16日表示,近来中国王立军、薄熙来、陈光诚事件及连串社会不安事件,引起美国学者普遍注意,开始研究中国的政治系统是否能让世界接受。马若孟指出,中国面对国内种种的挑战,可以思考用孙中山先生的主张进行改革。
马若孟表示,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中国长期潜伏的问题开始浮现出来,「最近几年来因为网路兴起,消息传播更快,范围更大,加速了问题的连锁反应。」网路兴起后,中共当局已不可能回到过去的执政方式。
中国在过去长期一党统治下,发生许多权斗、内斗、贪腐等问题,可以在内部掩盖起来,但最近发生的王立军、薄熙来、陈光诚事件,全世界都在注意。「西方政治、经济的观察家,现在都认真观察中国的成长模式,是否能行得通;今后又如何发展。」马若孟表示。
「中国现在面对很多问题。」马若孟指出,中国虽然掘起,成为经济大国,但其贫富不均、人权问题仍引起世界各国关注。「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关注人民的需要,来进行改革。」一些西方价值如民主、尊重个人、自由经济、法治,都应列入改革的考量。
马若孟指出,中国常指外国对中国有疑虑,但中国也要想一想为何会对中国有疑虑,为何许多国家不能接受中国政策背后的价值观?「中共政权应该信任人民,而不是去『维稳』。」这次陈光诚事件令西方学者很惊讶,当局会动用大量资源对付一位盲人律师。
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表示,国民党于1949年撤退到台湾后,也是严行控制,以党领军,实行白色恐怖,但后来採取开放政策,经济不但没有减退,还造成经济起飞,这些都可以供中国参考。
马若孟表示,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中国长期潜伏的问题开始浮现出来,「最近几年来因为网路兴起,消息传播更快,范围更大,加速了问题的连锁反应。」网路兴起后,中共当局已不可能回到过去的执政方式。
中国在过去长期一党统治下,发生许多权斗、内斗、贪腐等问题,可以在内部掩盖起来,但最近发生的王立军、薄熙来、陈光诚事件,全世界都在注意。「西方政治、经济的观察家,现在都认真观察中国的成长模式,是否能行得通;今后又如何发展。」马若孟表示。
「中国现在面对很多问题。」马若孟指出,中国虽然掘起,成为经济大国,但其贫富不均、人权问题仍引起世界各国关注。「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关注人民的需要,来进行改革。」一些西方价值如民主、尊重个人、自由经济、法治,都应列入改革的考量。
马若孟指出,中国常指外国对中国有疑虑,但中国也要想一想为何会对中国有疑虑,为何许多国家不能接受中国政策背后的价值观?「中共政权应该信任人民,而不是去『维稳』。」这次陈光诚事件令西方学者很惊讶,当局会动用大量资源对付一位盲人律师。
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表示,国民党于1949年撤退到台湾后,也是严行控制,以党领军,实行白色恐怖,但后来採取开放政策,经济不但没有减退,还造成经济起飞,这些都可以供中国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