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18般武艺 职场抢先晋级
又快到了莘莘学子走出校园、进入职场的求职潮。

目前担任技术顾问、企业IT顾问的吴俊莹入行至今,看到许多职场生态,他建议职场新鲜人刚出社会,一定要有基本的想法:并非拥有坚强实力就能争取更好的职位,与组织团队相处以及为团队着想,只要能承担的工作应该尽量去做,成为主管眼中的「多能工」才是王道。

有想法 机会给准备好的人

吴俊莹也提醒,初入职场一份工作至少做两年。他说,每次审核履历,他通常都会直接剔除一个工作只做三个月、半年的求职者,因为在一家公司只待如此短暂时间,根本学不到东西。「工作不只是知道如何做,还要做得够深入,最好成为专家等级,必须花上两年以上的时间才可能办到」。

每年2月起,企业开始面试求职者,以往聘用新人必须提供训练和磨合,但是企业现在只想要「即战力」人才,和以前丢履历表就有工作已不同,因此求职者面试前一定要充足准备,才能站上职场舞台。

多元化 每天要能进步1%

菜鸟求一个好工作,这段时间却是老鸟最焦躁的时刻,面对新人,资深员工想的是如何继续升迁。吴俊莹说,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我提供了什么价值给公司?」有些被视为较无前瞻性的工作,像是秘书和助理,应试着学习特定专长,为未来转换跑道做好准备。

只是有些年过35岁或40岁以上的上班族认为已有学习障碍,自我设限者不在少数,但这群人常面临公司随时缩编的可能,他建议资深员工不要有侷限心态,即使是申请调任,做一些年轻人做的事情也是一种进步,「多角化经营自己,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吴俊莹认为,有些人一辈子只专精一个领域,但现在的职场,专精必须囊括大领域。

比如专精法律领域,但最好能专通至少三部法典;精通电子领域,最好也专精IC设计、封装测试、半导体。「我们的职场生涯常超过20年,若真的有心精通两至三个领域应该是不难的」。

就像日本乐天市场老闆三木谷浩史曾说:「只要每天进步1%,一年1.01的365次方,会进步37倍。」事情取决于为与不为的心态而已。

吴俊莹说,许多高科技职业正在消失,比如MIS(管理资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正是逐渐萎缩的产业。因大环境变化剧烈,导致很多人失业。

只是每个行业都会有风水轮流转的时候,他认为应以平常心看待,拓展自己的专业才是当务之急;像从事科技业的工程师,也可以同时拥有属于本业之内的企管专长,当老闆有专案经理的职位,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会是你。

有毅力 正面思考找突破点

另外,上班族都希望在职场致胜,但遇到危机最难做到正面思考,反而常是两手一摊,干脆选择放弃。

吴俊莹举出即时通讯软体Line当初面对强敌环伺的通讯软体市场,如果研发时抱持「市场已经没有新的东西,所以我们难以突破」的想法,相信现在Line不会在全世界如此风行。

但是他们以「如果要突破,我们要『怎么』做」的思维进行研发,因此产出可爱聊天贴图创新概念,成为Line的强项。

他说,上班族当前若遇到困难,应认知愈畏惧的事情,愈要展现毅力去解决,正面思考想方法突破,才能面对危机。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