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超美的最后一搏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率降至8%以下,专家预估如无特殊手段,未来保八相当困难,更不可能恢復过去每年两位数字的成长。原先西方经济组织预估,中国经济在十年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愿景,也将不可能如期实现。
打破中国经济不能再高速增长的僵局,习李新领导班子正苦思解决良方,加速中国城镇化(都市化)被认为可能是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中国过去经济能高速发展,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及消费中,前两者发挥关键角色,但目前投资、出口高峰似已过去,未来寄望的是提速消费。因为中国国内消费占GDP比率和西方国家相比,仍相当低。城镇化被认为是提高消费最重要的动力。因为城市较易带动消费群聚效应。同时,城镇化过程中也需要建筑、交通、环保等投资,可以创造新工作机会,吸纳农村劳力。正如总理李克强一再强调它「不仅能促进消费和投资,创造工作岗位,还能给农民直接带来财富。」
但目前中国城镇化比率,从数字上看,去年刚过50%,只有6.5亿人居住城镇。和发达国家如英国的87%、澳洲的83%、德国的79%、加拿大的77%、美国的72%,都还有至少20%一大段差距。
从大都市创造的财富来看,中国也明显不足。东京的GDP占全日本的18%,伦敦占英国的17%,首尔更高占南韩的26%。相对北京只有2.5%,上海略高也只有4.6%。
中国政府计画未来十年投资40兆(万亿)人民币加速城镇化。使农村的4亿人城镇化,期望让城镇化比率从现有50%提升至80%。
但这笔相当金融海啸4兆救市资金十倍之多的大战略计画,引发不同争议。路透日前报导,高层担心此举会推高地方政府债务,并导致房地产泡沫,遭李克强否决。路透报导虽遭官方否认,但显示城镇化战略有相当风险,处理不慎,不但不是经济上冲的引擎,反而是毒药。
其次,中国城镇化战略,要以发展大城市或中小城镇为主,也有争议。不少人担心,集中发展大城市,是否会重蹈拉美大城市,贫民区林立,社会和治安问题无法解决的覆辙,不但无法带动经济提升,反而变成维稳的麻烦,政治的不定时炸弹。
最后,中国过去农村和都市二元发展,并不鼓励人口相互交流,户口制度严密。如今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都未取得都市户籍,医疗、教育、福市无法享受,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更是城镇发展的瓶颈。未来如要大推城镇化大战略,户籍可能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打破中国经济不能再高速增长的僵局,习李新领导班子正苦思解决良方,加速中国城镇化(都市化)被认为可能是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中国过去经济能高速发展,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及消费中,前两者发挥关键角色,但目前投资、出口高峰似已过去,未来寄望的是提速消费。因为中国国内消费占GDP比率和西方国家相比,仍相当低。城镇化被认为是提高消费最重要的动力。因为城市较易带动消费群聚效应。同时,城镇化过程中也需要建筑、交通、环保等投资,可以创造新工作机会,吸纳农村劳力。正如总理李克强一再强调它「不仅能促进消费和投资,创造工作岗位,还能给农民直接带来财富。」
但目前中国城镇化比率,从数字上看,去年刚过50%,只有6.5亿人居住城镇。和发达国家如英国的87%、澳洲的83%、德国的79%、加拿大的77%、美国的72%,都还有至少20%一大段差距。
从大都市创造的财富来看,中国也明显不足。东京的GDP占全日本的18%,伦敦占英国的17%,首尔更高占南韩的26%。相对北京只有2.5%,上海略高也只有4.6%。
中国政府计画未来十年投资40兆(万亿)人民币加速城镇化。使农村的4亿人城镇化,期望让城镇化比率从现有50%提升至80%。
但这笔相当金融海啸4兆救市资金十倍之多的大战略计画,引发不同争议。路透日前报导,高层担心此举会推高地方政府债务,并导致房地产泡沫,遭李克强否决。路透报导虽遭官方否认,但显示城镇化战略有相当风险,处理不慎,不但不是经济上冲的引擎,反而是毒药。
其次,中国城镇化战略,要以发展大城市或中小城镇为主,也有争议。不少人担心,集中发展大城市,是否会重蹈拉美大城市,贫民区林立,社会和治安问题无法解决的覆辙,不但无法带动经济提升,反而变成维稳的麻烦,政治的不定时炸弹。
最后,中国过去农村和都市二元发展,并不鼓励人口相互交流,户口制度严密。如今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都未取得都市户籍,医疗、教育、福市无法享受,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更是城镇发展的瓶颈。未来如要大推城镇化大战略,户籍可能是首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