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汪浩历经战祸 出书忆往
年届八旬的原中华民国宪兵军官汪浩在台湾退休后移民南加,开始将以往从军经历写成书,并参加世界日报读者「大家来写书」活动,出版自传「江海浮沉」。书中描述他在一个悲剧时代,经历人祸天灾战争煎熬。从少年时被日本兵关押,后参加国军抗日游击活动,直至代表中华民国驻军太平洋岛屿。他表示,虽然自己是小人物,但已完成报国雪耻意愿。
汪浩是湖北黄梅人,少年时曾被日本宪兵队关押,目睹华人被枪杀砍头惨状。在侥倖逃脱后,他参加抗日游击队,后投考国军宪兵,参加赣北、长沙及衡阳会战。抗战胜利后,他被派往太平洋岛屿驻军,执行特种任务。他说,他曾在目前引起中日争端的琉球岛驻军多年,对岛上居民生活很熟悉。
在自传「江海浮沉」中,他在13岁时因家乡遭遇日本兵占领,为躲避日军,他准备离家到国军控制区,但遭到汉奸逮捕关押日本宪兵队牢房。其间目睹日本兵种种暴行,最后是母亲下跪求人担保才逃离监牢。汪浩说,离家后一直未见母亲,数十年过去,在他再次踏上中国大陆土地,才知他离家时才31岁的母亲,已在中国政治运动中困死他乡,得年仅50岁,他获知消息心里万分悲痛。
汪浩在书中还回忆所在部队与日军在长沙会战时的惨烈景象。当时日军12万人,200余架飞机,140余艘舰艇还有坦克、大砲直扑长沙。由于国军指挥官指挥失当,防守岳麓山的国军陆军第90师死伤惨重,不得不选择突围。由于一路困顿,汪浩坐在地上就睡着了,险些脱队。因飢肠辘辘,即使老乡留下的黄豆发霉,他们也只好拿来充飢。
1946年,汪浩所在宪兵队奉命进驻琉球群岛等部分太平洋岛屿,而部队名称是「中国宪兵司令部,派驻太平洋岛屿宪兵队」,勤务地区包括沖绳岛、关岛、塞班岛、狄宁岛、曼纳斯岛等。汪浩说,他驻守岛屿景色宜人,居民生活祥和,风情独特,非常令人怀念。他还回忆受命押金海盗的故事,冒生命危险,任务艰鉅惊险。
「江海浮沉」中还有汪浩早年图片多张,其中共有41个章节。他早年在陆军官校毕业,通过五种文官考试及格。后来返回台湾后,负责台湾治安工作。退役后从事社会教育,并曾任职国有财产局。
汪浩是湖北黄梅人,少年时曾被日本宪兵队关押,目睹华人被枪杀砍头惨状。在侥倖逃脱后,他参加抗日游击队,后投考国军宪兵,参加赣北、长沙及衡阳会战。抗战胜利后,他被派往太平洋岛屿驻军,执行特种任务。他说,他曾在目前引起中日争端的琉球岛驻军多年,对岛上居民生活很熟悉。
在自传「江海浮沉」中,他在13岁时因家乡遭遇日本兵占领,为躲避日军,他准备离家到国军控制区,但遭到汉奸逮捕关押日本宪兵队牢房。其间目睹日本兵种种暴行,最后是母亲下跪求人担保才逃离监牢。汪浩说,离家后一直未见母亲,数十年过去,在他再次踏上中国大陆土地,才知他离家时才31岁的母亲,已在中国政治运动中困死他乡,得年仅50岁,他获知消息心里万分悲痛。
汪浩在书中还回忆所在部队与日军在长沙会战时的惨烈景象。当时日军12万人,200余架飞机,140余艘舰艇还有坦克、大砲直扑长沙。由于国军指挥官指挥失当,防守岳麓山的国军陆军第90师死伤惨重,不得不选择突围。由于一路困顿,汪浩坐在地上就睡着了,险些脱队。因飢肠辘辘,即使老乡留下的黄豆发霉,他们也只好拿来充飢。
1946年,汪浩所在宪兵队奉命进驻琉球群岛等部分太平洋岛屿,而部队名称是「中国宪兵司令部,派驻太平洋岛屿宪兵队」,勤务地区包括沖绳岛、关岛、塞班岛、狄宁岛、曼纳斯岛等。汪浩说,他驻守岛屿景色宜人,居民生活祥和,风情独特,非常令人怀念。他还回忆受命押金海盗的故事,冒生命危险,任务艰鉅惊险。
「江海浮沉」中还有汪浩早年图片多张,其中共有41个章节。他早年在陆军官校毕业,通过五种文官考试及格。后来返回台湾后,负责台湾治安工作。退役后从事社会教育,并曾任职国有财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