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林怀民:舞者动作 都带着强烈文化
五度受邀在纽约市布碌崙音乐学院(BAM)「下一波艺术节」中表演的台湾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13日在该校艺术巨擎讲堂担任主讲,与上百位民众分享融合中西文化与艺术精髓的舞风起源,中华民国第一夫人周美青也在台北驻美代表袁健生伉俪陪同下,坐在观众席间专注听讲。

这场由亚洲协会(Asia Society)表演艺术与文化计画主任芮秋.库柏(Rachel Cooper)主持的艺术巨擎讲堂,让上百名东西方民众近距离了解林怀民「屋漏痕」的舞蹈艺术。林怀表示自己五岁就对一双来自英国的红色芭蕾舞鞋念念不忘,幼小心灵首次与舞蹈碰撞出火花。

一身黑衣的他在言谈中充满东方省思意趣,却又带有西方式的幽默。林怀民回忆当他22岁第一次学习现代舞时,「当时是1960年代,一个与众不同的年代」,接受西方舞蹈艺术洗礼的他回到台湾后,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热情投射在台湾社会,因此创立云门舞集,为台湾现代舞艺术写下38年精采篇章。

舞蹈结合东方书法意境与西方现代舞的林怀民认为,「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带着身后强烈的文化」,讲座上林怀民也以影片分析西方神话、建筑、舞蹈中都清楚可见的「垂直」导向,而东方的夸父逐日神话、万里长城、紫禁城都一再说明东方与大地结合,「平行延伸」的概念,「中国字的一是由左至右,不是垂直的1」。林怀民解释在东方文化的薰陶下,「书法与舞蹈动作都是同样的精神」。

将书法意境融入舞蹈创作的林怀民表示,「书写文字不再是沟通的工具,我鼓励舞者们要从内心感受,由内而外的展现情感」,林怀民透过对书法中笔腕、纸墨的互动,诠释「屋漏痕」的意境,「我们看见的不是纸上黑色笔墨所占走的空间,而是那些留下来的空白」。

在林怀民的编舞技巧上,「时间」就是发酵艺术的因子,林怀民解释「在中国文化里,泡茶的精髓就是时间,不能急,不能久,重要的是那个过程,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旅程」,为了带领东方现代舞艺术走入新页,林怀民将传统东方的艺术、哲学,披上了西方舞蹈的锐利与稜角。

一身褐黑色长外套出席的周美青在主持人的介绍下,也礼貌起身向全场听众致意,为时一小时的讲座中,周美青整场专注于林怀民言语的诠释,会后便在袁健生的陪同下离席,并未发表任何言论。

聆听讲堂与欣赏13日晚「屋漏痕」演出的台湾移民尹世英说:「我对林怀民非常支持,对他的表演充满期待,林怀民对他自己的艺术充满了热情,他对舞蹈的坚持更是台湾之光」。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