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华人虾寮 社区一起来
读者或许还记得,若干年前,湾区华人商店被投诉宰杀鸡蛙方式不人道;整整100年前,华裔先民也曾面对用中国袋网捕虾的方式太残忍的类似指控。几年前的纷争,或许发自爱护动物人士对众生界的怜悯,最后以商家改变宰杀方式收场;但百年前的指控,完全出于对华人的歧视及对其辛勤劳动成果的觊觎,而最终一纸立法,令金山湾周边数十个原本生机勃勃的华人渔村一一衰败,成百上千渔民及其家庭失去生计。
位于金门大桥以北半小时车程、近日被州府列入关闭名单的「华人虾寮」(China Camp),是其中仅存的一个。
虾寮始建于1851年,即第一批华人踏上新大陆后两年。淘金热及建铁路之后,一些人转向渔业谋生。当时的华人移民多来自沿海地区,经营捕捞驾轻就熟,他们将最大的虾送到旧金山市场,余下的加工成虾米销往中国,虾壳虾头则卖作肥饲料。至1870年代,虾寮年产干虾上百万磅,加工及出口业经营初见规模。
但是,用辛劳换来的成功,竟招致妒嫉。1882年排华法通过后,主流社会政商勾结,肆无忌惮地迫害渔民。先是阻止旺季捕虾,继而禁止干虾出口,接着便提案禁用中国式袋网捕捞和加工干虾。所有这些,都是为赶走华人,由他们来独揽经营权。
到1910年前后,海湾华人渔村相继没落。侥倖存活下来的华人虾寮,以及坚守在虾寮的最后一位捕虾人关文(Frank Quan),成了先民辛酸屈辱奋斗史仅存的见证。
关文是第三代移民,他的母亲Grace Quan有白人血统,中文名字「关归里思」,隐隐透出先民思念故里、期待归去的情结。旧金山海洋公园依照在华人虾寮打捞的船骸,仿建了一艘中国帆船,就以她的名字命名。每年夏季,该船会开进华人虾寮停泊,供游人参观,由年逾古稀的关文为访客讲述先祖的故事。
华人虾寮不应关闭,辛苦保护下来的干虾加工作坊,包括那架古老的风车,不该遭受灰飞烟灭的命运。
虾寮是遗迹,更是活的历史。在建构文化多元、族裔平等社会仍是未完成式的今天,记忆着先民艰难奋斗、饱受歧视与屈辱岁月的虾寮,仍具警示意义,一定要保留下来。
保护虾寮,华人须携手行动。侨社团体应与各级民代合作,向政府施压的同时设法自救。社区民众周末假日閤家到此一游,消费购物,凭弔先民,领略山水风景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的福祉尽一分心力。
位于金门大桥以北半小时车程、近日被州府列入关闭名单的「华人虾寮」(China Camp),是其中仅存的一个。
虾寮始建于1851年,即第一批华人踏上新大陆后两年。淘金热及建铁路之后,一些人转向渔业谋生。当时的华人移民多来自沿海地区,经营捕捞驾轻就熟,他们将最大的虾送到旧金山市场,余下的加工成虾米销往中国,虾壳虾头则卖作肥饲料。至1870年代,虾寮年产干虾上百万磅,加工及出口业经营初见规模。
但是,用辛劳换来的成功,竟招致妒嫉。1882年排华法通过后,主流社会政商勾结,肆无忌惮地迫害渔民。先是阻止旺季捕虾,继而禁止干虾出口,接着便提案禁用中国式袋网捕捞和加工干虾。所有这些,都是为赶走华人,由他们来独揽经营权。
到1910年前后,海湾华人渔村相继没落。侥倖存活下来的华人虾寮,以及坚守在虾寮的最后一位捕虾人关文(Frank Quan),成了先民辛酸屈辱奋斗史仅存的见证。
关文是第三代移民,他的母亲Grace Quan有白人血统,中文名字「关归里思」,隐隐透出先民思念故里、期待归去的情结。旧金山海洋公园依照在华人虾寮打捞的船骸,仿建了一艘中国帆船,就以她的名字命名。每年夏季,该船会开进华人虾寮停泊,供游人参观,由年逾古稀的关文为访客讲述先祖的故事。
华人虾寮不应关闭,辛苦保护下来的干虾加工作坊,包括那架古老的风车,不该遭受灰飞烟灭的命运。
虾寮是遗迹,更是活的历史。在建构文化多元、族裔平等社会仍是未完成式的今天,记忆着先民艰难奋斗、饱受歧视与屈辱岁月的虾寮,仍具警示意义,一定要保留下来。
保护虾寮,华人须携手行动。侨社团体应与各级民代合作,向政府施压的同时设法自救。社区民众周末假日閤家到此一游,消费购物,凭弔先民,领略山水风景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的福祉尽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