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自恋性人格异常(3)
问:我的儿子今年十五岁,正值青春期,我觉得他近来表现出一些自恋性人格异常的特质,如认为自己应被像国王般对待、父母对他一定要有求必应,目中无人、花很多时间在自己的外表、无视家规,当我们不顺从他的要求时,他就暴怒,不然就是陷于抑郁、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与外面的人隔离,父母亲到底要视此为发病初期或是青春期时的孩子特质?黄妈妈

答;黄妈妈谢谢您的来信,您的问题常常会被家有青少年的家长问到,自恋性特质可能在青少年期特别普遍,常让父母伤透脑筋。除了观察孩子在家的行为外,也要和学校配合,问问学校不同的老师或是同学有没有看见类似的情形,若是孩子只有在家时才显出自恋的特质,父母可以不用太忧心,可能儿子所表现出的只是青春时期的特质,并不意味着这些特质将会持续发展成心理问题,如自恋性人格异常,或是其它有类似特质的心理疾患,像忧郁症、躁郁症等。

父母需要小心的就是,观察儿子的这些特质有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愈来愈糟糕。这些都有赖父母的细心观察,仰赖和孩子及他的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从互动谈话中看出端倪。挪威杀人魔安德斯Anders Breivik的父母亲在他小时候就离异,不常相处的父亲提到儿子一直到青少年时期都还好,看不出有特别的问题,之后就断了音讯,没再连络。若生活中少了互动,许多时候的确并不会看出人格有什么异状。青少年的家长常常很无奈的告诉我,孩子往往和他们一天说不到一句话,没有互动,如何可以深入瞭解认识自己的小孩。父母的无助,有时得寻求专业帮忙,看看不同的亲职教育方法可否帮点忙,或是参加亲职互助小组,藉由小组成员的分享,从中得到启发与支持。这些资源,或许不会在短时间马上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耐心,假以时日会看到成效的。

若是孩子的情况仍然让您心中无法安宁,不妨找一位有口皆碑,对青少年有经验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做仔细的评估。近年来,有些争议关于是否自恋性人格异常,应该从精神疾病的诊断及统计中去除,主张去除的人认为徵兆有程度上的不同,或是同时拥有类似的其它人格特质,并没有特别突出或明显的ㄧ种人格特质;有许多有自恋性人格异常的人,在29岁后,特质会慢慢地不再那么明显;还有研究资料不足,都使得自恋性人格异常更难被诊断与治疗。再加上许多精神疾患的发病期往往始于青少年时期,除了自恋性人格异常外,还有其它有类似特质的心理疾患,如忧郁症,躁郁症等,基本上未满十八岁,不会被贴上有人格异常的标籤。所以一定要找一位有经验的青少年心理医生,以便得到正确的资讯与诊断,才能得到适切的帮助。

华人心理辅导中心,(408) 916-1323,www.chinesecounseling.org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