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写到父亲和蒋中正时挑战大
白先勇生于1937年,今年已76岁,但是讲起书写父亲白崇禧波澜壮阔的一生,连续站立演讲三小时毫无倦态。
台下近千只眼睛也每分钟紧盯着台上的白先勇和投影屏幕上呈现一张张有关北伐、抗战、国共内战(尤其是四平街之役)、白崇禧衔命于228事件赴台安定民心的百张历史图片,全场鸦雀无声。
推动这场演讲的剧作家沈悦由衷地说,当天的观众能够听到白先勇现身说法这场演讲,真是很幸运的人。虽然演讲长达三小时,沈悦仍邀请现场提问,她说,即使去向圣他克拉拉会议中心多租一小时的会场,也都值得。
被问到编着「父亲与民国」一书时觉得最艰难的地方为何?白先勇说,就是写到父亲和蒋中正的这一段。他知道必须非常慎重。他也提到,两蒋日记在位于史丹福的胡佛研究院向外界公开,对现代史的研究者很有助益,他也曾查考。
他说,父亲和蒋中正的关系绵长,分分合合,也很复杂。白崇禧曾感慨说:「总统是重用我的,可惜我有些话他没有听。」在书中,白先勇提到,父亲所说,应是「四平街之役」「徐蚌会战」他所给总统的一些献策。
白崇禧将军于1966年冬天遽逝,白先勇说,那时他在加州接到三哥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已经归真,1963年1月父亲亲送他到松山机场飞机梯下,竟是父子的永别。当晚他整夜未眠,在黑暗客厅中坐到天明,他说,他的第一时间反应不是悲伤,而是肃然起敬,父亲是英雄,父亲的辞世,是一个大时代的结束。
他也提到,父亲过世之前数月,还曾託人带一封长信给旅居香港的昔日同僚,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信中谈的不是私事,而是分析反攻大陆的可能性。
白崇禧当时在台湾已17年,那时是越战时期,美国和北越打得不可开交,中共也有可能投进去,国民党要反攻大陆是个机会。素有「小诸葛」美称的白崇禧有廉颇之志,仍在研究着反攻大陆的战略可能性。
但父亲那年12月初就因心脏病在台北松江路家中过世。
在家中十个子女里排行第八的白先勇,觉得自己哪一点个性最像父亲?白先勇说,他回忆起来,自己和父亲是相像的,最相像之处就是都有一往向前的执着,一件事情决定要做,就会一直努力下去。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台下近千只眼睛也每分钟紧盯着台上的白先勇和投影屏幕上呈现一张张有关北伐、抗战、国共内战(尤其是四平街之役)、白崇禧衔命于228事件赴台安定民心的百张历史图片,全场鸦雀无声。
推动这场演讲的剧作家沈悦由衷地说,当天的观众能够听到白先勇现身说法这场演讲,真是很幸运的人。虽然演讲长达三小时,沈悦仍邀请现场提问,她说,即使去向圣他克拉拉会议中心多租一小时的会场,也都值得。
被问到编着「父亲与民国」一书时觉得最艰难的地方为何?白先勇说,就是写到父亲和蒋中正的这一段。他知道必须非常慎重。他也提到,两蒋日记在位于史丹福的胡佛研究院向外界公开,对现代史的研究者很有助益,他也曾查考。
他说,父亲和蒋中正的关系绵长,分分合合,也很复杂。白崇禧曾感慨说:「总统是重用我的,可惜我有些话他没有听。」在书中,白先勇提到,父亲所说,应是「四平街之役」「徐蚌会战」他所给总统的一些献策。
白崇禧将军于1966年冬天遽逝,白先勇说,那时他在加州接到三哥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已经归真,1963年1月父亲亲送他到松山机场飞机梯下,竟是父子的永别。当晚他整夜未眠,在黑暗客厅中坐到天明,他说,他的第一时间反应不是悲伤,而是肃然起敬,父亲是英雄,父亲的辞世,是一个大时代的结束。
他也提到,父亲过世之前数月,还曾託人带一封长信给旅居香港的昔日同僚,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信中谈的不是私事,而是分析反攻大陆的可能性。
白崇禧当时在台湾已17年,那时是越战时期,美国和北越打得不可开交,中共也有可能投进去,国民党要反攻大陆是个机会。素有「小诸葛」美称的白崇禧有廉颇之志,仍在研究着反攻大陆的战略可能性。
但父亲那年12月初就因心脏病在台北松江路家中过世。
在家中十个子女里排行第八的白先勇,觉得自己哪一点个性最像父亲?白先勇说,他回忆起来,自己和父亲是相像的,最相像之处就是都有一往向前的执着,一件事情决定要做,就会一直努力下去。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