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彤 获手机背后操控专利
iPhone、iPad操作还有颇大改善空间,引发华裔电脑工程师罗彤(Tong Luo),从手机或电脑背后操控(Backpanel Input)的技术研发构想,此操控技术已于今年2月取得美国专利。
罗彤是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系学士、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硕士,来美取得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电脑博士,并在AT&T Bell Labs、GTE Labs、Ciena、eBay 等企业,有十年电脑领域的工作经历。
三年前,罗彤朋友拿着抢先购买到的iPad来他家,争相试用。罗彤女儿突然问他,「iPad为什么不设计成从后面操控,若从后面操控,就可让捧握iPad的双手,同时也能以手指来触控操作」。
女儿一席话,让罗彤开始检视、思考iPhone、iPad的操控设计。他表示,一般人使用iPhone,拿着手机的手,只能用大拇指勉强操控,更多时候需要另一手的食指,来打字或按键。
至于通常需要两个手来拿的iPad,要操控或打字时,就须改变姿势,把另一只手放到前面来按键。如果要保持原来的两手握姿,用两个大拇指来打字,就觉得大拇指不够长,且很笨拙。
罗彤说,他的专利是让使用者,从背面做操控或打字,但透过正面萤幕的一层半透明显示,看见手掌及手指的操控,如此,使用者就不必改变手握iPhone或iPad的姿态,甚至单手就可以操作。
罗彤解释,他的研发是在电脑或手机内部,储存使用者的手掌及手指的三维、二维模型,并在手机或电脑背面贴上已技术成熟的「多点触板」,透过电子讯号连结触点与手模型,再把触控键盘或功能键的影像,投射到正面萤幕。
过去手机或电脑厂商,也曾试图透过摄影或雷射扫描技术,来达成从背后操控,但都未能达成理想的技术设计。
罗彤说,他的专利技术可让手指与触控板,在接近零距离下工作,且不受光线限制,可在黑夜及强光下操控。
此外,此技术搭配的「多点触板」可做得很薄,也可做成各种形状,即可放在操纵桿、 方向盘、衣服口袋等。
罗彤表示,他的手机或电脑背后操控专利技术,应用不限iPhone、iPad,可把手形与触控操作情形投射到别处,比如汽车玻璃和眼镜上,即可延伸应用于汽车导航器。Google眼镜与手錶。
罗彤是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系学士、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硕士,来美取得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电脑博士,并在AT&T Bell Labs、GTE Labs、Ciena、eBay 等企业,有十年电脑领域的工作经历。
三年前,罗彤朋友拿着抢先购买到的iPad来他家,争相试用。罗彤女儿突然问他,「iPad为什么不设计成从后面操控,若从后面操控,就可让捧握iPad的双手,同时也能以手指来触控操作」。
女儿一席话,让罗彤开始检视、思考iPhone、iPad的操控设计。他表示,一般人使用iPhone,拿着手机的手,只能用大拇指勉强操控,更多时候需要另一手的食指,来打字或按键。
至于通常需要两个手来拿的iPad,要操控或打字时,就须改变姿势,把另一只手放到前面来按键。如果要保持原来的两手握姿,用两个大拇指来打字,就觉得大拇指不够长,且很笨拙。
罗彤说,他的专利是让使用者,从背面做操控或打字,但透过正面萤幕的一层半透明显示,看见手掌及手指的操控,如此,使用者就不必改变手握iPhone或iPad的姿态,甚至单手就可以操作。
罗彤解释,他的研发是在电脑或手机内部,储存使用者的手掌及手指的三维、二维模型,并在手机或电脑背面贴上已技术成熟的「多点触板」,透过电子讯号连结触点与手模型,再把触控键盘或功能键的影像,投射到正面萤幕。
过去手机或电脑厂商,也曾试图透过摄影或雷射扫描技术,来达成从背后操控,但都未能达成理想的技术设计。
罗彤说,他的专利技术可让手指与触控板,在接近零距离下工作,且不受光线限制,可在黑夜及强光下操控。
此外,此技术搭配的「多点触板」可做得很薄,也可做成各种形状,即可放在操纵桿、 方向盘、衣服口袋等。
罗彤表示,他的手机或电脑背后操控专利技术,应用不限iPhone、iPad,可把手形与触控操作情形投射到别处,比如汽车玻璃和眼镜上,即可延伸应用于汽车导航器。Google眼镜与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