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税有道 万勿「野蛮」逃税
美国经济不好,加强查税成为政府「开源节流」的重要方式。註册会计师李铭正8日晚在台湾会馆举行的税务讲座中提醒民众要合法避税,不要「野蛮」逃税。他表示现在很多低收入的纳税人也被查税,尤其通过报税来申请低收入补助或是藉低收入补助来缴纳社安金者,纽约州近年来对这样的税表几乎是普查。
李铭正表示,以前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小咖」,不会被查税,这是错误的想法。避税要有一套合情合理的说法,野蛮逃税的「吃相太难看。」
事实上,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为了促使纳税人能主动遵守税法,诚实报税,设计有一套名为DIF(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 System)系统。国税局也会用「文件配对」(Matching Information Documents)等方式,寻找落单的资料,来选取可疑的查税对象。
DIF系统对每一个税表的各种申报项目的特质,给一个相对的数量化的加权分数,然后将这些加权分数相加,就是税表的总分。政府将根据这些总分的高低,由高而低,形成每一个税表被查税的优先次序。不过这个数量化系统的细节并不公开,所以每一个税表的分数也不公开。如果一直没有被抽查的人士,应该是分数很低的。
李铭正也介绍了容易被查税的一些个人税表的特点,提醒民众注意。首先如果税表中有一些如「非现金捐献」8283表格等,是很容易被查税的。将家庭办公室(home office)和吃饭及娱乐列入抵税项目也容易被查。以自雇主身分,用Schedule C表格来申报个人税表,也是近年来查税的重点。
而民众在申报时,如果有一些怪异的大数目,或是申报一些不太寻常而且令人起疑的项目,也容易被查。就像民众捐献金额或是贷款利息相对其收入来说过高,或是申报一些与其工作关联性太低的抵税项目,都会引起税务部门的怀疑。不过捐款如果有证明文件及付款支票,或是持续性的行为除外。
民众如果没有明显的故意逃漏税,或是短报的金额不超过25%,通常查询期限是三年。一经查税后,通常除了要查当年的税表之外,又会向前、后各再加一年,一共三年。
查税时,主要查收入和开销两部分。收入部分将不会只依据W-2表格或1099-MISC表格,而会查所有银行的存入金额,并且检视所有的开销规模,用开销的总金额来推出正确的收入。所以民众对自己的收入必须要有一套合情合理的说法。开销部分则要有支付的凭证及支付的证明,若是现金支付,还必须交代现金来源,以及是否已经包括在收入之内。
李铭正表示,以前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小咖」,不会被查税,这是错误的想法。避税要有一套合情合理的说法,野蛮逃税的「吃相太难看。」
事实上,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为了促使纳税人能主动遵守税法,诚实报税,设计有一套名为DIF(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 System)系统。国税局也会用「文件配对」(Matching Information Documents)等方式,寻找落单的资料,来选取可疑的查税对象。
DIF系统对每一个税表的各种申报项目的特质,给一个相对的数量化的加权分数,然后将这些加权分数相加,就是税表的总分。政府将根据这些总分的高低,由高而低,形成每一个税表被查税的优先次序。不过这个数量化系统的细节并不公开,所以每一个税表的分数也不公开。如果一直没有被抽查的人士,应该是分数很低的。
李铭正也介绍了容易被查税的一些个人税表的特点,提醒民众注意。首先如果税表中有一些如「非现金捐献」8283表格等,是很容易被查税的。将家庭办公室(home office)和吃饭及娱乐列入抵税项目也容易被查。以自雇主身分,用Schedule C表格来申报个人税表,也是近年来查税的重点。
而民众在申报时,如果有一些怪异的大数目,或是申报一些不太寻常而且令人起疑的项目,也容易被查。就像民众捐献金额或是贷款利息相对其收入来说过高,或是申报一些与其工作关联性太低的抵税项目,都会引起税务部门的怀疑。不过捐款如果有证明文件及付款支票,或是持续性的行为除外。
民众如果没有明显的故意逃漏税,或是短报的金额不超过25%,通常查询期限是三年。一经查税后,通常除了要查当年的税表之外,又会向前、后各再加一年,一共三年。
查税时,主要查收入和开销两部分。收入部分将不会只依据W-2表格或1099-MISC表格,而会查所有银行的存入金额,并且检视所有的开销规模,用开销的总金额来推出正确的收入。所以民众对自己的收入必须要有一套合情合理的说法。开销部分则要有支付的凭证及支付的证明,若是现金支付,还必须交代现金来源,以及是否已经包括在收入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