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习近平时代的经济蓝图
举世瞩目的三中全会将于9日开始,由于这次会议被视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蓝图,所以各方都等着看,到底有些什么内容?改革的力度有多大?是否会像1978年11届三中全会那样订出画时代的改革政策?

会前,北京照例没透露内容,但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中委会提交了一份「383方案」,方案提到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落在市场化的改革,要为现有体制带来活力与创新。方案公开后,引起了改革支持者的无限憧憬,对三中寄以巨大希望。

383方案提到的市场化改革包括了:国企改革、开放能源业(让私人投资)、开放金融业(引入自由竞争和创新能力)、以及土地改革(让农民可以出售土地、土地被徵用时可获较合理的收购价)。

不过,政经专家已立即指出,这些自由市场的改革,通不过政治现实。中共不可能交出经济命脉(土地、资金、能源、金融体系、以及由国企控制的重工业和基建)的控制权,如果一旦放松控制,可能导致失控。另外,在没有政治改革的情况下,要进行彻底的经济改革根本不可能。还有,习李需要稳定环境去巩固权力,不大可能会推行触动既有利益集团的改革。

从中共领导人最近的言论看,基本上,这次三中要提的改革,主要仍是确保经济能够持续成长。中国去年成长7.7%,今年估计为7.6%(彭博调查52名经济学家的结果),2014年估计为7.4%。

习李都说,两位数的成长已成过去,已从「高速成长」变为「中高速成长」;李克强说,7%是底线,因为中国需要这个成长率去维持就业。只要能够保七,习近平订出的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指标,也就可以达到。

北京认为经济需要改革的逻辑是这样的:第一,现在的成长已降至8%以下,成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否则就难以确保将来的持续性成长。

第二,为了要有持续成长,所以要改变现有的经济模式,亦即要进行经济转型,改变过去以出口和投资(投资重工业和基建)带动成长的模式,大力推动内需,使经济结构变得平衡一些。

第三,为了提高内需,就有必要确保就业,提高低层工农的收入,以及为他们设立社会安全网;这样,占了大量人口比例的工农,就可提高消费信心,而消费增加,就可达到提高内需的目的。

综合而言,这次三中的经改蓝图可能仍以确保持续成长为主要目标,并据此订出政策,但在面对阻力的领域,则可能会採取谨慎态度,不大可能会订出具体措施。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