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庆典 辉煌?老迈?
今年中华民国百年庆典,立法院长王金平唿吁,不分蓝绿一起参加国庆大典。不过根据往年的例子来看,在野党永远不会参加执政党主持的国庆大典。
这个恶例还是国民党先开的,因为第一次政党轮替被替换的是国民党,民进党上台主持国庆大典,国民党拒不参加,因而轮到国民党做主人时,民进党自然也不参加。
其实,参加某一项活动,因为某些理念不同,两党走不到一起去,本无可厚非,但碰到国家认同、国家意识这种大问题,两个主要政党依然走不到一起,那如何治国呢?
蔡英文参选总统,提出台湾共识,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惜语焉不详,遭到国民党抨击。其实,就算蔡英文说清楚了,国民党依然会抨击,因为这个「台湾共识」「台独」意味太浓,这就是台湾政治的现况。也就是说,在国家大事、方向上,即便两党在某些地方可能「英雄所见略同」,但从来不曾公开赞同对方的任何一项见解。
台湾目前在两岸关系、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发展上,本来就处于弱势,还要加上内讧,对国家发展更为不利。两兄弟在外受到人家欺负,当然要力争到底,如果两人合作,就算争输了,起码还有亲情安慰;但台湾还没向外争,自己人先挑毛病,不论胜负先冷嘲热讽一番。
蓝绿之争闹了这么久,年年有选举,年年有纷争,到底要闹到何时呢?难道台湾真没有共识吗?其实不然,即便没有公投,但多次民调结果,显示「维持现状」依然为多数人的选项,那为什么不能在这一选项下,凝结成台湾共识呢?说穿了,还是选举作祟。
蓝绿都有所谓基本盘,在早期蓝绿对比中,蓝营占有很大优势,蓝绿势力比例大致为八比二,民进党成立后来迅速变为七比三,再变为六比四。目前蓝绿基本盘有多种说法,四比四较为中肯,中间选民占两成。所谓中间选民也就是非蓝非绿,只看候选人、不看政党,这种选民愈来愈多。
两党都想拉拢中间选民,而马英九和蔡英文尤其明显,所以两人经常会冒出对方的言语,例如:「统一不排除是选项之一」,这话是蔡英文说的,「台独也是台湾未来的选项之一」,这话是马英九说的。但在特定议题上,又不敢脱离基本盘太远,为了选票只好只要对方提出的都反对。
中华民国建国已百年,但却丝毫看不到百年的辉煌,显现的只是老迈的困窘,中共打压不说,绿营不爱,蓝营扭捏,但真要换个国号,蓝营不肯,绿营做不到,那为何不能在现实情况下,好好地爱这个目前的国号呢?
何时如果能看到朝野一起悼念二二八,两党主席一起在国庆大典上携手共同为国家欢唿,那该有多好,但有这个可能吗?
这个恶例还是国民党先开的,因为第一次政党轮替被替换的是国民党,民进党上台主持国庆大典,国民党拒不参加,因而轮到国民党做主人时,民进党自然也不参加。
其实,参加某一项活动,因为某些理念不同,两党走不到一起去,本无可厚非,但碰到国家认同、国家意识这种大问题,两个主要政党依然走不到一起,那如何治国呢?
蔡英文参选总统,提出台湾共识,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惜语焉不详,遭到国民党抨击。其实,就算蔡英文说清楚了,国民党依然会抨击,因为这个「台湾共识」「台独」意味太浓,这就是台湾政治的现况。也就是说,在国家大事、方向上,即便两党在某些地方可能「英雄所见略同」,但从来不曾公开赞同对方的任何一项见解。
台湾目前在两岸关系、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发展上,本来就处于弱势,还要加上内讧,对国家发展更为不利。两兄弟在外受到人家欺负,当然要力争到底,如果两人合作,就算争输了,起码还有亲情安慰;但台湾还没向外争,自己人先挑毛病,不论胜负先冷嘲热讽一番。
蓝绿之争闹了这么久,年年有选举,年年有纷争,到底要闹到何时呢?难道台湾真没有共识吗?其实不然,即便没有公投,但多次民调结果,显示「维持现状」依然为多数人的选项,那为什么不能在这一选项下,凝结成台湾共识呢?说穿了,还是选举作祟。
蓝绿都有所谓基本盘,在早期蓝绿对比中,蓝营占有很大优势,蓝绿势力比例大致为八比二,民进党成立后来迅速变为七比三,再变为六比四。目前蓝绿基本盘有多种说法,四比四较为中肯,中间选民占两成。所谓中间选民也就是非蓝非绿,只看候选人、不看政党,这种选民愈来愈多。
两党都想拉拢中间选民,而马英九和蔡英文尤其明显,所以两人经常会冒出对方的言语,例如:「统一不排除是选项之一」,这话是蔡英文说的,「台独也是台湾未来的选项之一」,这话是马英九说的。但在特定议题上,又不敢脱离基本盘太远,为了选票只好只要对方提出的都反对。
中华民国建国已百年,但却丝毫看不到百年的辉煌,显现的只是老迈的困窘,中共打压不说,绿营不爱,蓝营扭捏,但真要换个国号,蓝营不肯,绿营做不到,那为何不能在现实情况下,好好地爱这个目前的国号呢?
何时如果能看到朝野一起悼念二二八,两党主席一起在国庆大典上携手共同为国家欢唿,那该有多好,但有这个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