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蓝带主厨廖若庭 学办桌 交好友
具有蓝带主厨、烘焙师及侍酒师头衔的廖若庭,完成多年心愿,专门为华人着书,介绍西方美食的烹饪方法,以及如何配酒品酒。以浅显易懂,又能照书操作的方式,轻轻松松办出一桌好菜,宾主尽欢。
记者问:怎么会想到出这本书?
廖若庭答:我在九年多前移居到美国时,就想写本书了。当时想把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和朋友分享。因为有些朋友会给我评语,说我的想法和观念和别人不一样,我自己也随着我的想法和观念,朝着一个方向进行。所以今天才会有这本书出来,是和我中心一贯的想法相结合的。
我认为家庭非常重要,要跟大家分享这件重要的事。我也是个很喜欢开心的人。我从前选择工作时,就要找「吃、喝、玩、乐」的工作,因为自己会很开心。
品酒学厨艺 因为喜欢
问:所以品酒、做美食是妳开心的方式?
答:对,所以我就决定要做一个工作,自己都要很陶醉在其中,再累都不会觉得辛苦,所以我就学厨艺。因为我在台湾时曾开过餐厅,当时只是个投资者,但也同时介绍酒。那时找厨师有很多困难,因为好的厨师难找,流动性很大。
我后来去学厨艺,并不是想当厨师,而是想如果再开餐厅,就不会因为找不到厨师而头痛,还可以教别人如何烹饪。念蓝带厨艺学位是很花钱的,但我想为自己完成梦想,就去念了,同时也学了红酒。有些课程还重覆上了几次。
问:怎么会对品酒有兴趣?
答:我认为每次喝一瓶酒,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从我来美国之后,几乎没有中断过对酒的学习。累积许多经验之后,就学到很多。其实学习品酒要花一段时间才学得好。不光是从书上看来的知识,还要实际品味。希望将来能出一本专门讲品酒的书。
Miggi上菜 吃遍全球
问:「Miggi上菜!」这本书的写作和内容,和别的谈美食的书有些不一样?
答:对。我从筹备这本书,到真正拟出书中大纲,也有好几年的时间。在这几年中累积出去教课的经验和自己的领悟,发觉大部分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品酒,或学做菜。
所以我这本书以「家里办桌」开派对的方式来写,用简单易学的方式,在家中以美食会友。在欧洲常可看到大家庭、家族围绕在一长桌旁团聚,享受美食。而亲手做些好菜举办家庭派对,邀请三五好友共同享用,更可以增进社群交往、人际关系。
在「Miggi上菜!」里有九个不同地区,包括加州、西班牙、德国、法国、义大利、美国及中国的世界美食,同时还有九篇以美食会友,吃遍全球的故事,更有百道蓝带主厨创意食谱及料理示范。
问:就是针对大家需要的内容?
答:比需要的内容还要多一点。比如说在家办桌,会请一些亲朋好友来,这时如何准备、如何搭配酒和其他餐点就很重要。有些对食物和酒的重点瞭解,是针对大家最需要的部分来写。
我经常鼓励要煮些健康又营养的菜给家人,经常跟好的朋友聚餐,因为这是很健康的行为。医学常讲「独居」是非常不健康的。我常常邀朋友出来聚餐,你邀了他们来,对他们的健康也有好处。因为人跟人之间的互动社交,是很重要的。
真情的邀约 办桌关键
问:妳在书中想强调什么?
答:我强调的是在家办宴会其实没那么难。书中有篇文章谈到在家办宴会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其实不是说房子有多漂亮、菜有多好吃。「真情的邀约」是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说你有没有那个心,请朋友来聚聚。一杯茶、两块饼干都是一个聚。就算自己一个人,也要对自己好一点,泡杯好茶、来点点心,跟自己坐下来边喝边想,我怎么样可以让自己更好,或对自己有点满足。我觉得这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我书中的诉求。
我觉得「食物」是把人聚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可以欢乐在一起。所以懂得做一点菜,总是好事。而做菜其实也不是真的很难。我在网路上看到一句话:「只要你会读书,你就会做菜。」好的食谱会写得很严谨、很仔细、很清楚。我研究各国食谱多年,认为好的食谱看三遍,照着去做就可做出美食佳餚。
「科学」是我在书里一再强调的地方。「温度计」和「计时器」是烹饪必备的工具,温度要多高、要烧多久、食材的分量和中英文名称都讲得很清楚。「Miggi上菜!」这本书里不但有专文讲解,百道食谱也都有科学的方法,教导如何正确做出好菜、如何增进做菜技巧。我也介绍用最简单的食材、简单的做法,但可以做出很丰富的一桌菜。
只要有一本好食谱,有好的工具,就可以做出好菜。
每位爸爸
都做得出好菜
问:妳书中有篇是写给男士,教导如何以简单的方法做好美食?
答:其实每位爸爸都可以做出好菜。书中有专门一章教导男人做牛排。以最简单的烤牛排来说,只要烤好,不必加什么料,撒点海盐就很美味了。其实许多菜放在烤箱里烤一烤,拿出来切一切,再撒点调味料就行了。好的食谱应该写得简单,容易照着做。
书中有详细叙述如何烤出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的牛排。选择好的肉、油层丰富的肉,基本上就不要太多的调味。使用「海盐」很重要,用各种口味、风味的海盐来调味,在牛排烤好、煎好之后,只要加海盐就好了,就很美味,做法也很简单。
「挑战自己」很重要。这本书我找到三位医学博士推荐,一位是心脏科、一位是神经科、一位是妇产科。我在书里有篇文章讲到,我们的脑神经是越用越发达,因为我从前在药界做事,常常听到这类演讲「你越挑战自己,脑筋越灵光」,不容易有失智症。
如果你拿起一本食谱读一读,尝试去瞭解,其实就会开启脑神经的活跃。当脑神经活跃之后,肚子也会跟着舒服,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这是一种很开心的事。
做菜很快乐 烹饪非小事
问:所以说做菜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答:对。如果一天不让我做菜,我会觉得很不舒服。要是我知道这一天要做很多菜,就会很快乐,做到忘记时间。很多人认为做菜很麻烦,要洗、要准备的。可是当你享受到那些美食时,就会很愿意去做。
我在书中有一句话说:「一本书、一堂烹饪课、一次宴会、一赵品酒行、一个食谱和每一次的试做,都是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我常常看到许多妇女,学会做一道菜或一道点心,就会和家人或同事分享。大家都很快乐,家人也感到很骄傲。
我很欣赏这种价值,因为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不是用钱买回来的,那种欣喜、满足感和成就感,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认为女人是一家之主,一家之主开心,全家都开心。先生看到老婆开心,也会跟着开心。对女人来讲,不断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而妳的学习又能跟家人分享,如吃、喝,家人都可以感受到、品尝到,全家都会很开心。
问:听起来烹饪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答:不要把煮饭、做菜当成小事。多年来我对做菜有分热心和热情,将所学来的和有心学习的朋友分享。当这些学生把所学的点心做好、包装好要送给亲友分享时,很骄傲地说:「我终于会做这个点心了。」听到真的会很感动。
我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可以讲,就是学会做一道菜、一道点心去和其他人分享,一下子拉近关系,真的是没有其他事可以相比。我认为人不应该只有一种专长,要学一样以上的技艺,生活才会更有趣。不要只说:「我只是公司里一个小职员,」还要说:「我会烤很好吃的蛋糕,我会烤一流的面包。」有多方面的兴趣,人生会更好。
以我自己来说,我有很多兴趣,对这些兴趣也很仔细去做,就觉得人生很富裕,也很想分享给大家,所以写了这本书。我认为分享是件很快乐的事。
记者问:怎么会想到出这本书?
廖若庭答:我在九年多前移居到美国时,就想写本书了。当时想把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和朋友分享。因为有些朋友会给我评语,说我的想法和观念和别人不一样,我自己也随着我的想法和观念,朝着一个方向进行。所以今天才会有这本书出来,是和我中心一贯的想法相结合的。
我认为家庭非常重要,要跟大家分享这件重要的事。我也是个很喜欢开心的人。我从前选择工作时,就要找「吃、喝、玩、乐」的工作,因为自己会很开心。
品酒学厨艺 因为喜欢
问:所以品酒、做美食是妳开心的方式?
答:对,所以我就决定要做一个工作,自己都要很陶醉在其中,再累都不会觉得辛苦,所以我就学厨艺。因为我在台湾时曾开过餐厅,当时只是个投资者,但也同时介绍酒。那时找厨师有很多困难,因为好的厨师难找,流动性很大。
我后来去学厨艺,并不是想当厨师,而是想如果再开餐厅,就不会因为找不到厨师而头痛,还可以教别人如何烹饪。念蓝带厨艺学位是很花钱的,但我想为自己完成梦想,就去念了,同时也学了红酒。有些课程还重覆上了几次。
问:怎么会对品酒有兴趣?
答:我认为每次喝一瓶酒,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从我来美国之后,几乎没有中断过对酒的学习。累积许多经验之后,就学到很多。其实学习品酒要花一段时间才学得好。不光是从书上看来的知识,还要实际品味。希望将来能出一本专门讲品酒的书。
Miggi上菜 吃遍全球
问:「Miggi上菜!」这本书的写作和内容,和别的谈美食的书有些不一样?
答:对。我从筹备这本书,到真正拟出书中大纲,也有好几年的时间。在这几年中累积出去教课的经验和自己的领悟,发觉大部分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品酒,或学做菜。
所以我这本书以「家里办桌」开派对的方式来写,用简单易学的方式,在家中以美食会友。在欧洲常可看到大家庭、家族围绕在一长桌旁团聚,享受美食。而亲手做些好菜举办家庭派对,邀请三五好友共同享用,更可以增进社群交往、人际关系。
在「Miggi上菜!」里有九个不同地区,包括加州、西班牙、德国、法国、义大利、美国及中国的世界美食,同时还有九篇以美食会友,吃遍全球的故事,更有百道蓝带主厨创意食谱及料理示范。
问:就是针对大家需要的内容?
答:比需要的内容还要多一点。比如说在家办桌,会请一些亲朋好友来,这时如何准备、如何搭配酒和其他餐点就很重要。有些对食物和酒的重点瞭解,是针对大家最需要的部分来写。
我经常鼓励要煮些健康又营养的菜给家人,经常跟好的朋友聚餐,因为这是很健康的行为。医学常讲「独居」是非常不健康的。我常常邀朋友出来聚餐,你邀了他们来,对他们的健康也有好处。因为人跟人之间的互动社交,是很重要的。
真情的邀约 办桌关键
问:妳在书中想强调什么?
答:我强调的是在家办宴会其实没那么难。书中有篇文章谈到在家办宴会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其实不是说房子有多漂亮、菜有多好吃。「真情的邀约」是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说你有没有那个心,请朋友来聚聚。一杯茶、两块饼干都是一个聚。就算自己一个人,也要对自己好一点,泡杯好茶、来点点心,跟自己坐下来边喝边想,我怎么样可以让自己更好,或对自己有点满足。我觉得这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我书中的诉求。
我觉得「食物」是把人聚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可以欢乐在一起。所以懂得做一点菜,总是好事。而做菜其实也不是真的很难。我在网路上看到一句话:「只要你会读书,你就会做菜。」好的食谱会写得很严谨、很仔细、很清楚。我研究各国食谱多年,认为好的食谱看三遍,照着去做就可做出美食佳餚。
「科学」是我在书里一再强调的地方。「温度计」和「计时器」是烹饪必备的工具,温度要多高、要烧多久、食材的分量和中英文名称都讲得很清楚。「Miggi上菜!」这本书里不但有专文讲解,百道食谱也都有科学的方法,教导如何正确做出好菜、如何增进做菜技巧。我也介绍用最简单的食材、简单的做法,但可以做出很丰富的一桌菜。
只要有一本好食谱,有好的工具,就可以做出好菜。
每位爸爸
都做得出好菜
问:妳书中有篇是写给男士,教导如何以简单的方法做好美食?
答:其实每位爸爸都可以做出好菜。书中有专门一章教导男人做牛排。以最简单的烤牛排来说,只要烤好,不必加什么料,撒点海盐就很美味了。其实许多菜放在烤箱里烤一烤,拿出来切一切,再撒点调味料就行了。好的食谱应该写得简单,容易照着做。
书中有详细叙述如何烤出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的牛排。选择好的肉、油层丰富的肉,基本上就不要太多的调味。使用「海盐」很重要,用各种口味、风味的海盐来调味,在牛排烤好、煎好之后,只要加海盐就好了,就很美味,做法也很简单。
「挑战自己」很重要。这本书我找到三位医学博士推荐,一位是心脏科、一位是神经科、一位是妇产科。我在书里有篇文章讲到,我们的脑神经是越用越发达,因为我从前在药界做事,常常听到这类演讲「你越挑战自己,脑筋越灵光」,不容易有失智症。
如果你拿起一本食谱读一读,尝试去瞭解,其实就会开启脑神经的活跃。当脑神经活跃之后,肚子也会跟着舒服,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这是一种很开心的事。
做菜很快乐 烹饪非小事
问:所以说做菜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答:对。如果一天不让我做菜,我会觉得很不舒服。要是我知道这一天要做很多菜,就会很快乐,做到忘记时间。很多人认为做菜很麻烦,要洗、要准备的。可是当你享受到那些美食时,就会很愿意去做。
我在书中有一句话说:「一本书、一堂烹饪课、一次宴会、一赵品酒行、一个食谱和每一次的试做,都是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我常常看到许多妇女,学会做一道菜或一道点心,就会和家人或同事分享。大家都很快乐,家人也感到很骄傲。
我很欣赏这种价值,因为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不是用钱买回来的,那种欣喜、满足感和成就感,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认为女人是一家之主,一家之主开心,全家都开心。先生看到老婆开心,也会跟着开心。对女人来讲,不断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而妳的学习又能跟家人分享,如吃、喝,家人都可以感受到、品尝到,全家都会很开心。
问:听起来烹饪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答:不要把煮饭、做菜当成小事。多年来我对做菜有分热心和热情,将所学来的和有心学习的朋友分享。当这些学生把所学的点心做好、包装好要送给亲友分享时,很骄傲地说:「我终于会做这个点心了。」听到真的会很感动。
我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可以讲,就是学会做一道菜、一道点心去和其他人分享,一下子拉近关系,真的是没有其他事可以相比。我认为人不应该只有一种专长,要学一样以上的技艺,生活才会更有趣。不要只说:「我只是公司里一个小职员,」还要说:「我会烤很好吃的蛋糕,我会烤一流的面包。」有多方面的兴趣,人生会更好。
以我自己来说,我有很多兴趣,对这些兴趣也很仔细去做,就觉得人生很富裕,也很想分享给大家,所以写了这本书。我认为分享是件很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