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两年后又是甲午
钓鱼台的纷争持续紧张,两年后又是甲午之期,中日会爆发新甲午战争吗?

目前的形势显示,中日仍意在控制,事件仍停留在争论阶段,未致发生军事冲突。除了东海,南海的纷争,也同样处于争论和派遣船舰出巡以宣示主权的阶段,也不致于发生军事冲突。

但是,东海和南海的纷争,未来只会升级,不会降温,因为大形势的发展只会令纷争愈来愈升级。

大形势之一是美国重返亚洲:美国2010年正式公开重返亚洲的政策,国防部长潘尼达更于今年4月中菲发生南海黄岩岛对峙后表示,不仅将六成海军力量调到亚洲,还会增派船舰到越南的金兰湾,以确保地区安全和航道畅通。在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下,日菲越态度只会愈来愈强硬,而且加紧增购武器,加强各自的海军力量。

大形势之二是中国崛起: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海军力量也不断增强,对钓鱼台和南海的态度也愈趋强硬,军舰、渔政船出巡的次数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报载7月16日中国30艘渔船在渔政310号的护航下抵达南海永暑礁捕鱼,这是一种民间宣示主权的新发展。

虽说东海南海的纷争只停留在主权争论上,但已有两事,可能导致情况失控。一是日本将钓鱼台国有化,此事今年底前还会继续发展,届时纷争势必升级。二是越南去年已与印度协议,在南海128号海域勘探天然气,中国也于今年6月宣布在同一区进行勘探,显示双方已有实际行动,一旦勘探找到石油和天然气,冲突就会发生。

展望未来,虽然军事冲突还不致发生,但中日菲越都坚持拥有南海和钓鱼台,主权的争论可能永远难以解决,因此中国军方强硬派所称的终将难免一战,并非没有可能。

其实,如果中日再起战争,应是「经济战」,而不是海战。目前的中国,应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不仅要追赶美国,更要拉开与日本的距离,将它远远抛开。日本的经济发展,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出现高成长后,1990年代起遇上瓶颈,陷入长期低成长的泥淖。中国应吸取日本经济发展的教训,避免重蹈日本陷入「消失的十年」的覆辙。

新甲午之战不应是海军力量的较量,而是汽车、电脑和电视等的较量;中国的目标应是,提升汽车、电脑和电视的竞争力,在国际上击倒日本的汽车、电脑和电视。

更多内容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