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检讨败选的诚意
身为台湾第一大在野党的民进党,在支持者的期盼,及「三只小猪」加持下,未能如愿赢得中华民国总统大选,许多绿营民众含泪扼腕,选后检讨声浪四起,民进党在众人声声唿唤下,终于提出检讨报告。
据报导,检讨报告里面没有提到「九二共识」,也没有路线问题,焦点聚集在最后两周落后的原因,认定原因为危机处理不佳。
蔡英文则表示,她必须承认个人还有很多努力不足之处,包括在「团结全党、人事安排、选举提名处理、竞选团队的组成、选举策略、政策攻防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各方面,相信都有改善的空间。」她并说「我应该要负起一切责任」。
检讨报告的「官样文章」一出炉,质疑的声音迅速响起,独派大将林浊水认为:「民进党失分不是不愿放弃既有的国家定位立场而屈就九二共识,而是在政策能力上不被信任,因此不检讨政策能力,反而主张修改台独党纲,是属脚痛砍头的作法」。
前副总统吕秀莲则发表万言书,言人不敢言,直指党主席蔡英文领导下的民进党,经验、历史断层,整个选举澈底呈现「one man show(一人秀)」更露骨地批评蔡英文大选的得票虽胜过谢苏,但比陈吕连任时还少了4.26%,更比连任的马英九少了6%,离总统府的一哩路还远得很。
吕秀莲的直言不讳,戳破了民进党表面的和谐,各派系之间的新愁旧恨也藉着检讨败选,跃上檯面,坚守「台湾前途决议文」或主张向中间靠拢欲求突破困境的都各有立场,一时间败选的真正原因反而被模煳了焦点。
以这次大选来看,民进党造势场合,狂热的气氛让党中央一度误以为胜券在握,更加沉迷小英魅力,而忽略了「经济选民」对改朝换代带来的疑虑。殊不知「经济选民」最重视现实利益,口惠实不至难以令其动心。
更重要的是,民进党本以为小英的人格特质在此次大选中给了中间选民新的选项,理应与马英九的「不沾锅」具有同质效果,足可为民进党带来新的契机。可惜的是小英本人在「18%」及「宇昌案」纠缠时,始终「有理说不清」或者是高傲的不屑多作说明。
而农舍案的苏嘉全,也因第一时间未能壮士断腕,造成「歹戏拖棚」,不但战力全失,还成了负担。
平心而论,以马英九执政优势,仍难大幅拉开与小英的差距,小英如真能面对外界对其清廉的质疑,说清楚如何处理「九二共识」,少用模煳字眼,逃避真相,或有获胜的可能。可惜未见其展现过人的气度,与领导人的宏观与远见,终于落败,而检讨又未提及「人的因素」,显然未能面对现实,辜负选民期望,诚意也不足。
据报导,检讨报告里面没有提到「九二共识」,也没有路线问题,焦点聚集在最后两周落后的原因,认定原因为危机处理不佳。
蔡英文则表示,她必须承认个人还有很多努力不足之处,包括在「团结全党、人事安排、选举提名处理、竞选团队的组成、选举策略、政策攻防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各方面,相信都有改善的空间。」她并说「我应该要负起一切责任」。
检讨报告的「官样文章」一出炉,质疑的声音迅速响起,独派大将林浊水认为:「民进党失分不是不愿放弃既有的国家定位立场而屈就九二共识,而是在政策能力上不被信任,因此不检讨政策能力,反而主张修改台独党纲,是属脚痛砍头的作法」。
前副总统吕秀莲则发表万言书,言人不敢言,直指党主席蔡英文领导下的民进党,经验、历史断层,整个选举澈底呈现「one man show(一人秀)」更露骨地批评蔡英文大选的得票虽胜过谢苏,但比陈吕连任时还少了4.26%,更比连任的马英九少了6%,离总统府的一哩路还远得很。
吕秀莲的直言不讳,戳破了民进党表面的和谐,各派系之间的新愁旧恨也藉着检讨败选,跃上檯面,坚守「台湾前途决议文」或主张向中间靠拢欲求突破困境的都各有立场,一时间败选的真正原因反而被模煳了焦点。
以这次大选来看,民进党造势场合,狂热的气氛让党中央一度误以为胜券在握,更加沉迷小英魅力,而忽略了「经济选民」对改朝换代带来的疑虑。殊不知「经济选民」最重视现实利益,口惠实不至难以令其动心。
更重要的是,民进党本以为小英的人格特质在此次大选中给了中间选民新的选项,理应与马英九的「不沾锅」具有同质效果,足可为民进党带来新的契机。可惜的是小英本人在「18%」及「宇昌案」纠缠时,始终「有理说不清」或者是高傲的不屑多作说明。
而农舍案的苏嘉全,也因第一时间未能壮士断腕,造成「歹戏拖棚」,不但战力全失,还成了负担。
平心而论,以马英九执政优势,仍难大幅拉开与小英的差距,小英如真能面对外界对其清廉的质疑,说清楚如何处理「九二共识」,少用模煳字眼,逃避真相,或有获胜的可能。可惜未见其展现过人的气度,与领导人的宏观与远见,终于落败,而检讨又未提及「人的因素」,显然未能面对现实,辜负选民期望,诚意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