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骨董乱真「神仙都走眼」
假骨董氾滥,尤其近几年加工技术精进,可达乱真程度,即使交专家鑑定,一不小心也可能上当。2010年耗资600万人民币成立的河北省冀宝斋博物馆,今年7月因被举发多件馆藏是假货,迫于舆论压力而长期休馆。
根据瞭解,检举人是中国作家马伯庸。他入馆参观发现,一件4000年前黄帝时代的古物有简体字,简体字是20世纪后才出现,显然是现代仿制品。另一件宣称是唐朝的五彩瓷器,但这瓷器技术是在清朝,以致露出马脚。博物馆馆长王宗泉无奈表示:「假骨董做工精细,现在连神仙都难辨真假。」
2000年创办美中收藏家协会、专精杂件和书画收藏并成立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周德昭说,大陆鱼目混珠的骨董确实多,假货往往跟真货混一起,若非具备一定的鑑定能力很容易上当,他建议民众别轻信推销而购买。
周德昭表示,购买骨董前先自问,这是放家中展示当旅行回忆,抑或等待升值日后脱手?若属前者,只要价钱可接受范围,买来玩赏无妨。若投资,务必有精通骨董鑑定的行家陪同,仔细确认后才交易,因假骨董没价值可言。
他说,不少假货流通于观光客出入的名胜古蹟,摊贩和店家叫卖的骨董可信度不高,除非是当工艺品,否则别花冤枉钱。以今日技术,千年古物都可模仿得维妙维肖,要骗一般人绰绰有余。
骨董店臻宝轩负责人薛先生说,一般花几万元人民币很难买到骨董,若有卖家愿以这种价码割爱,本身就有问题。他解释,假骨董满天飞是事实,也间接促成真品水涨船高,即使卖到百万美元也不稀奇。因此,他建议培养相关知识、求助专家外,对行情还要有一定概念,有助于推估骨董真假。
根据瞭解,检举人是中国作家马伯庸。他入馆参观发现,一件4000年前黄帝时代的古物有简体字,简体字是20世纪后才出现,显然是现代仿制品。另一件宣称是唐朝的五彩瓷器,但这瓷器技术是在清朝,以致露出马脚。博物馆馆长王宗泉无奈表示:「假骨董做工精细,现在连神仙都难辨真假。」
2000年创办美中收藏家协会、专精杂件和书画收藏并成立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周德昭说,大陆鱼目混珠的骨董确实多,假货往往跟真货混一起,若非具备一定的鑑定能力很容易上当,他建议民众别轻信推销而购买。
周德昭表示,购买骨董前先自问,这是放家中展示当旅行回忆,抑或等待升值日后脱手?若属前者,只要价钱可接受范围,买来玩赏无妨。若投资,务必有精通骨董鑑定的行家陪同,仔细确认后才交易,因假骨董没价值可言。
他说,不少假货流通于观光客出入的名胜古蹟,摊贩和店家叫卖的骨董可信度不高,除非是当工艺品,否则别花冤枉钱。以今日技术,千年古物都可模仿得维妙维肖,要骗一般人绰绰有余。
骨董店臻宝轩负责人薛先生说,一般花几万元人民币很难买到骨董,若有卖家愿以这种价码割爱,本身就有问题。他解释,假骨董满天飞是事实,也间接促成真品水涨船高,即使卖到百万美元也不稀奇。因此,他建议培养相关知识、求助专家外,对行情还要有一定概念,有助于推估骨董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