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人文教育避走极端民族主义
加州大学(UC)去年7月与上海復旦大学联手创办「当代中国研究中心」(Fudan-UC Center on Contemporary China),復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率团访美,日前在圣地牙哥加大(UCSD)发表演讲。杨玉良强调,受过良好人文教育的学生会更加理性,即使面对钓鱼台之争这样的敏感论题也不会动辄冲动,不会走向极端民族主义。
杨玉良是知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当天的讲题「迈向更和谐的世界:人文及社会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地位」(Toward A More Harmonious World: The Place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 in China )。演讲及答听众问全部使用英语。
杨玉良指出,当今的世界已是「地球村」,但由于人的本能或所受的教育有不适当内容,人们仍会将不同于自己见解的思想、文化视为另类。极端民族主义打着「国家利益至上」的招牌,往往会打压其他的文化、干涉他国内政,甚至大肆掠夺他国资源。他认为,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种文明,这个世界将成为人类的末日。
杨玉良认为,强化人文教育是重要措施。一国的经济再发展,军力再强大,如果没有一流的哲人、思想家,它成不了真正的强国。復旦大学近15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復与发扬重视社会科学的传统。他认为復旦的学生在诸如钓鱼台之争等敏感问题上仍能保持理性,不受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正是开展人文教育的效果。
杨玉良指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值得研究。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更加深这种差异。过去思维总是停留在「竞争」、「如何击败美国」,他认为应该换成争取「双赢」。这也正是復旦大学与加大共创「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目的所在。
杨玉良是知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当天的讲题「迈向更和谐的世界:人文及社会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地位」(Toward A More Harmonious World: The Place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 in China )。演讲及答听众问全部使用英语。
杨玉良指出,当今的世界已是「地球村」,但由于人的本能或所受的教育有不适当内容,人们仍会将不同于自己见解的思想、文化视为另类。极端民族主义打着「国家利益至上」的招牌,往往会打压其他的文化、干涉他国内政,甚至大肆掠夺他国资源。他认为,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种文明,这个世界将成为人类的末日。
杨玉良认为,强化人文教育是重要措施。一国的经济再发展,军力再强大,如果没有一流的哲人、思想家,它成不了真正的强国。復旦大学近15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復与发扬重视社会科学的传统。他认为復旦的学生在诸如钓鱼台之争等敏感问题上仍能保持理性,不受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正是开展人文教育的效果。
杨玉良指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值得研究。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更加深这种差异。过去思维总是停留在「竞争」、「如何击败美国」,他认为应该换成争取「双赢」。这也正是復旦大学与加大共创「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