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历史 法拉盛西商会解散
继Key Food、Palace Diner等老牌商店关门被华裔接手之后,有80多年历史的法拉盛西商会(Flushing Chamber of Commerce & Business Association)也于近日发出公告,宣布因为人口结构改变,社区变化,正式解散,相信目前众多的商业组织可以解决未来出现的任何问题。
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不少社区人士和民选官员都觉得非常可惜,希望未来能够再组类似组织,帮助华裔和其他族裔共同合作,推动法拉盛商业发展。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大环境所致,是必然的趋势。法拉盛华人工商促进会总干事杜彼得表示,现在到了主流社会正视华裔社区力量的时候了,如果需要,华商会未来愿意承担起西商会的工作。
法拉盛西商会成立于1928年,该组织从1932年开始参与影响社区发展的诸多大型项目,法拉盛举办市场推广活动时,西商会也大多是参与单位之一。他们还每月举办一次午餐例会,邀请社区和政府机构人员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与法拉盛相关事务的近况。不过近一两年来,法拉盛西商会的活动次数已经明显减少。
知情人士表示,人员的日益减少是西商会解散的一个原因。西商会三位共同主席中,Jack Hogan已经过世,Richard Gelman常住外州,日常主持活动的只有赫尔丝(Myra Baird Herce),但最近听说她的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到截稿为止,本报尚未联络到赫尔丝对此事进行回应。
市议员顾雅明认为,西商会多年来没有注重吸收新血,特别是华裔会员的加入,这也使得其声势越来越弱。杜彼得则认为西商会的活动未能与时俱进、适应社区的需要,是其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表示,几年前法拉盛华裔商家也曾经参与过西商会组织的商品展销等活动,但收效不大,后来就不再参加。
州众议员孟昭文和法拉盛发展中心负责人傅鹤鸣则认为应该成立新的组织,团结各族裔商家,将西商会的工作继续下去。傅鹤鸣表示,现在法拉盛虽然华裔占了一半以上,但还有一半是其他族裔,需要一个像西商会这样的组织。他建议未来的组织结构可以按照人口比例进行搭建,跟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一直生存下去。孟昭文则认为未来的组织如果可以参照皇后区商会的做法,更积极地团结商家、服务商家,可以为法拉盛各族裔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不少社区人士和民选官员都觉得非常可惜,希望未来能够再组类似组织,帮助华裔和其他族裔共同合作,推动法拉盛商业发展。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大环境所致,是必然的趋势。法拉盛华人工商促进会总干事杜彼得表示,现在到了主流社会正视华裔社区力量的时候了,如果需要,华商会未来愿意承担起西商会的工作。
法拉盛西商会成立于1928年,该组织从1932年开始参与影响社区发展的诸多大型项目,法拉盛举办市场推广活动时,西商会也大多是参与单位之一。他们还每月举办一次午餐例会,邀请社区和政府机构人员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与法拉盛相关事务的近况。不过近一两年来,法拉盛西商会的活动次数已经明显减少。
知情人士表示,人员的日益减少是西商会解散的一个原因。西商会三位共同主席中,Jack Hogan已经过世,Richard Gelman常住外州,日常主持活动的只有赫尔丝(Myra Baird Herce),但最近听说她的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到截稿为止,本报尚未联络到赫尔丝对此事进行回应。
市议员顾雅明认为,西商会多年来没有注重吸收新血,特别是华裔会员的加入,这也使得其声势越来越弱。杜彼得则认为西商会的活动未能与时俱进、适应社区的需要,是其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表示,几年前法拉盛华裔商家也曾经参与过西商会组织的商品展销等活动,但收效不大,后来就不再参加。
州众议员孟昭文和法拉盛发展中心负责人傅鹤鸣则认为应该成立新的组织,团结各族裔商家,将西商会的工作继续下去。傅鹤鸣表示,现在法拉盛虽然华裔占了一半以上,但还有一半是其他族裔,需要一个像西商会这样的组织。他建议未来的组织结构可以按照人口比例进行搭建,跟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一直生存下去。孟昭文则认为未来的组织如果可以参照皇后区商会的做法,更积极地团结商家、服务商家,可以为法拉盛各族裔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