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中国富了…没让人民更快乐
由于中美经贸息息相关,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及人心趋向,都是美国学者关心议题。南加大14日公布的研究发现,中国大陆近年来经济成长率前所未见,但中国低收入家庭比起20年前却普遍较不快乐。常往返美中两岸生意人说,中国贫富不均日趋严重,政府若不对症下药改善,迟早会出大问题。

这项研究由南加大经济学家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主导,他过去也曾针对东欧等国家人民做过类似研究,并为「幸福经济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南加大公关吴苏珊说,该理论就是「国家愈富强,人民应愈快乐。」

研究发现,1990年中国经济开始转型时,中国人不管年龄、教育背景、收入及宗教的不同,绝大多数人对生活很满意,当时68%有钱人及65%穷人对生活满意度都很高。但过去20年,穷人对生活满意度急遽下降,反映对就业前景及社会安全网的解散感到不安的人有增加趋势。

2010年只有43%穷人表示对生活满意,比例下降23%。相对地,对生活满意的有钱人增加3%,达71%。

「许多人相信,经济成长愈快,人们就愈快乐,中国大陆是测试这项看法的最好国家。」伊斯特林指出进行研究的理由。但研究发现没有证据显示,尽管中国的个人消费量(per capita consumption)快速增加,中国人对生活满意度也整体随着增加。

事实上,中国穷人对生活满意度下降,也出现在中欧及东欧等转型国家。后者会出现这个现象,与失业率严重及社会安全制度瓦解等有关。

伊斯特林说,大家会好奇,为什么经济成长快速,却未改进人民的生活满意度。认为该项研究提供中国政策制订者重要参考,即对教育程度较低及低收入家庭,生活满意不只是物质,还要兼顾工作及收入的保障,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费用,以及提供孩童及老人所需,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生活满意度的看法。

该项研究共同作者尚有Robson Morgan、Malgorzata Switek及王费(Fei Wang,音译)。

百人会成员胡泽群说,对这项研究不清楚,但有钱与快乐确实不是等号。由他担任共同主席的百人会主导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人普遍将拥有快乐的家庭视为生活目标,大陆人则将有钱视为生活目标。但大陆因为城乡不同也有差别,如城市人或许因为较富裕,普遍认为快乐的家庭是生活目标,观点与美国人近似。

而在一项政府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的提问,74%大陆人认为「是」,却只有不到40%的美国人认为「是」。不过有极高比例的大陆人关心贫富不均以及官员贪污腐化的问题。

往返美中两岸的陈姓商人说,中国大陆经济已从社会主义逐渐走上资本主义,但配套的法规并不完备,以致一些资源都被有权势者掠夺,形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两极化。不像美国虽然也是资本主义,但政府规定不论是贷款、购屋、租屋等,都不得歧视弱势群体,以致中产阶级仍占大多数,对稳定社会有帮助。

他并举西南财经大学最新研究说,中国大陆前10%富有家庭的收入占社会收入75%,显示贫富差距愈来愈大。他在大陆曾遇过打扮时髦来自内陆的女性主动向他搭讪,要求被他包养,让他感觉到当地人价值观严重扭曲,笑贫不笑娼。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