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走红哈佛
今年秋季的学期,哈佛有一门中国哲学的课程大为走红,在全校所有课程中,修读人数高居第三(第一是经济学导论,第二是电脑科学入门,柏克莱加大最受欢迎的也是初级电脑科学,修读者1098人),多达700多人,学生挤满课堂,甚至坐到讲台上,因此须移到全校最大的桑德斯剧院上课。
这门被称为「中国古代伦理及政治理论」的课,教的是孔孟老庄,为什么美国的年轻人会喜欢2000多年前的中国思想?可以断定的是,与中国崛起没有什么关系,也与中共从以前反孔到现在高举孔家店的招牌无关。课程之所以受欢迎,与它切合学生的需要有关。
所谓「学生的需要」,可作这样的了解:刚上大学的18、19岁青年,正要做选系的人生重大抉择,开设这门课的普特教授(Michael Puett)说,美国年轻一代近年受到很大压力,选系时一切往钱看,哈佛学生的首选学系是财务,选读文科的学生十年来减少了20%,因此有必要教导他们,须从自已的需要出发,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喜欢做的事,以免日后后悔。
普特说,中国思想的好处是,可为学生指出另一种思想途径,上他的课,保证可改变他们的人生。他要求学生细读论孟老庄等经典,上课时,他用美国生活去解释中国思想,下课前,他例必要学生作实践,将学到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上。实践是这门课的重点,也是功课,学生交的论文,内容也要写实践的体验。
实践又分三个步骤。第一,中国思想很重视日常生活的小事,学生须观察自己的行为,从中了解自己,譬如自己的嗜好是什么?为什么看到别人插队打尖会愤怒?向陌生人微笑得到什么反应?这样的反身观察功夫,可增加对自己的了解。
第二,进一步找出自己喜欢和爱做的事情,准备拿来作实践。譬如,既然为别人拉门可改善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就应该拿来实践;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自己真正喜欢和爱做的事。
第三,就是实践的功夫。中国思想强调修身,学生在实践时,须有修身的观念,切实和努力去做。这种实践功夫,可积少成多,又可积小成大,最终可以彻底改变自己。
从课程看,这一套教法,具体而又有说服力,尤其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出发的思想,相对于美国社会近年鼓吹的think big、追求卓越和个人成功的思想,贝有全新和革命性的意义,难怪会受到学生欢迎。
这门被称为「中国古代伦理及政治理论」的课,教的是孔孟老庄,为什么美国的年轻人会喜欢2000多年前的中国思想?可以断定的是,与中国崛起没有什么关系,也与中共从以前反孔到现在高举孔家店的招牌无关。课程之所以受欢迎,与它切合学生的需要有关。
所谓「学生的需要」,可作这样的了解:刚上大学的18、19岁青年,正要做选系的人生重大抉择,开设这门课的普特教授(Michael Puett)说,美国年轻一代近年受到很大压力,选系时一切往钱看,哈佛学生的首选学系是财务,选读文科的学生十年来减少了20%,因此有必要教导他们,须从自已的需要出发,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喜欢做的事,以免日后后悔。
普特说,中国思想的好处是,可为学生指出另一种思想途径,上他的课,保证可改变他们的人生。他要求学生细读论孟老庄等经典,上课时,他用美国生活去解释中国思想,下课前,他例必要学生作实践,将学到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上。实践是这门课的重点,也是功课,学生交的论文,内容也要写实践的体验。
实践又分三个步骤。第一,中国思想很重视日常生活的小事,学生须观察自己的行为,从中了解自己,譬如自己的嗜好是什么?为什么看到别人插队打尖会愤怒?向陌生人微笑得到什么反应?这样的反身观察功夫,可增加对自己的了解。
第二,进一步找出自己喜欢和爱做的事情,准备拿来作实践。譬如,既然为别人拉门可改善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就应该拿来实践;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自己真正喜欢和爱做的事。
第三,就是实践的功夫。中国思想强调修身,学生在实践时,须有修身的观念,切实和努力去做。这种实践功夫,可积少成多,又可积小成大,最终可以彻底改变自己。
从课程看,这一套教法,具体而又有说服力,尤其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出发的思想,相对于美国社会近年鼓吹的think big、追求卓越和个人成功的思想,贝有全新和革命性的意义,难怪会受到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