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治孩子网路瘾 别一味禁止
青少年过度沉迷于网路与电脑游戏,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常让许多家长头疼,但又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协助亲子沟通的「硅谷回音」网站,15日邀请临床心理医师潘宇在密尔比达图书馆与华人家长座谈,讲题「谈谈在网路世界漫游的孩子们」。
潘宇指出,「网路成瘾」与「电玩成瘾」对人危害很大,青少年因为较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也较不会处理生活与学业的压力,成为最容易成瘾的族群。若亲子之间又没有良好的沟通,只是一味禁止,反而可能加重孩子对网路的依赖,不但有害真实生活的人际关系,甚至在网路上误交损友,成为网路犯罪的受害者。
「不上网或不打游戏就觉得空虚、不开心,就是网路成瘾的表现之一,」潘宇指出,网路成瘾的特点很多,家长若发现孩子上网与玩网路游戏的时间愈来愈长、自闭不参与真正的人际活动、无法控制上网与打游戏的时间,或者孩子刻意隐瞒上网的时间,即有可能是网路成瘾,必须特别注意。
「要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科技使用态度,」潘宇表示,网路与游戏是现代青少年社交管道之一,家长不需太过担心,若发现孩子上瘾,则必须找出沉迷的原因,特别必须注意孩子是否是因为忧郁或者逃避现实,而躲在网路世界。
她强调,虽然网路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家长还是应该制订规则,例如每天的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以及什么样的网站是不能上的。「规定了就要确实执行,」潘宇说,一旦设下了上网时间的规定,若孩子超过时间无法控制,仍吵着要继续上网,「这个时候你不要跟他们争执,不准就是不准。」
此外,潘宇也建议,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走向人群,替孩子打造自信心、开发其他兴趣,并规画人生目标,让孩子知道人生并非只是虚拟的网路世界,应该「走出去」,以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潘宇指出,「网路成瘾」与「电玩成瘾」对人危害很大,青少年因为较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也较不会处理生活与学业的压力,成为最容易成瘾的族群。若亲子之间又没有良好的沟通,只是一味禁止,反而可能加重孩子对网路的依赖,不但有害真实生活的人际关系,甚至在网路上误交损友,成为网路犯罪的受害者。
「不上网或不打游戏就觉得空虚、不开心,就是网路成瘾的表现之一,」潘宇指出,网路成瘾的特点很多,家长若发现孩子上网与玩网路游戏的时间愈来愈长、自闭不参与真正的人际活动、无法控制上网与打游戏的时间,或者孩子刻意隐瞒上网的时间,即有可能是网路成瘾,必须特别注意。
「要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科技使用态度,」潘宇表示,网路与游戏是现代青少年社交管道之一,家长不需太过担心,若发现孩子上瘾,则必须找出沉迷的原因,特别必须注意孩子是否是因为忧郁或者逃避现实,而躲在网路世界。
她强调,虽然网路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家长还是应该制订规则,例如每天的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以及什么样的网站是不能上的。「规定了就要确实执行,」潘宇说,一旦设下了上网时间的规定,若孩子超过时间无法控制,仍吵着要继续上网,「这个时候你不要跟他们争执,不准就是不准。」
此外,潘宇也建议,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走向人群,替孩子打造自信心、开发其他兴趣,并规画人生目标,让孩子知道人生并非只是虚拟的网路世界,应该「走出去」,以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