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Facebook身分窃贼最爱
很多网民将生日或其他个人信息放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但需注意此种做法可能导致个人信息遭窃。

金融公司Javelin Research & Strategy近日报告,去年全美有1100多万人的身分被盗,比2010年多出100多万人。Facebook等社交网站成为身分窃贼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喜欢玩社交网络的人不得不注意。

报告指出,在身分盗窃案中,玩社交网站的受害者比不玩者超出很多。玩家将自己生日、电邮等信息公诸于众,而这些信息可能用来进入银行账户。同时还要避免将自己高中名称或母亲的娘家姓等信息让陌生人知晓。

随着智慧型手机普及,很多玩家使用手机登录社交网站,而且通常手机都无需密码自动登录,一旦手机丢失或被骇客入侵,则各种麻烦将会蜂拥而至。

洛杉矶留学生王小姐表示,手机上月不慎丢失,随即MSN账户被盗,她的很多朋友都收到从她的账户发出的带病毒的留言或电邮,甚至一些电邮链接是色情网站,朋友们连唿上当,而她不得不给每个人发邮件通知账户被盗。

即使Facebook等个人信息没有被盗,也应谨慎看待一些标榜「免费」的广告,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圣盖博黄先生表示,此前他Facebook上的朋友分享链接,表示只要将一则免费喝咖啡的消息转发给五个好友,即可免费在某知名咖啡店喝咖啡。他觉得很有意思,而且是朋友发来的,所以就将此消息进行转发。不料咖啡没有喝到,各种垃圾电邮从此侵占他的邮箱,每天少则几十封,多则数百封,令他不胜其烦。而被他转发的朋友也收到大量垃圾邮件,抱怨连连。

该报告劝告消费者,如果想要用手机下载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应用程式(App),一定要到苹果App店或Android Market去下载,而且不要使用最新发布的App,至少等发布一周以后再使用,以免系统有漏洞。此外,如果喜欢让手机记住各种网站的登录密码,也要记得确保自己可以远程删除手机上的此类信息,以免手机丢失后无能为力。

在Facebook等网站上,个人信息最好设定为朋友才能看到,而不是默认的所有人都能看,否则被盗用的可能性会增高。去年被盗身分的受害者平均损失354元,比2004年降低。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