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路:他用30年剥开神经传导之谜
「诺贝尔奖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居德霍夫的华裔妻子陈路8日在百忙中接受採访时表示,她很感谢诺贝尔奖对居德霍夫长达30年基础研究的肯定,「这项研究离实际的医疗应用,还有段距离,但还是带给医疗界很大的希望,因为瞭解了神经元间传递神经冲动传导物质的运作,将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陈路,199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8年获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受聘柏克莱加大神经、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助教授;目前她是史丹福大学神经科学系的副教授。2005年,陈路获得被称为「天才奖」的麦克阿瑟奖,获奖时只有33岁。 麦克阿瑟基金是全美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每年颁给在各个领域内有创意的优秀人才,奖金50万美元。在美国具有很高的声望。
陈路表示,居德霍夫30年前就确定钻研神经传导,其间也获得其它诺贝尔奖得主的鼓励,并时常与这次同时获奖的罗斯曼交换意见。「居德霍夫30年来作过不同重点的研究,获得许多很好的研究方法,他自己也不断的调整研究方向,解决生化、医学界一些重要的问题。」
陈路指出,医学研究脑细胞突触释放时,确定需要钙离子,可以诱导脑泡的释放;但是在脑细胞里有那些物质、蛋白质影响,导致突触的释放,仍然不很明确,「居德霍夫刚开始时就用最基本的方法,编码(Code)这些蛋白质和物质,研究他们的结构和功能,作一些基因突变的工作。」
陈路表示,居德霍夫这么多年来,是「一点一滴」的将这个问题「剥开」,最后才找到答案。「虽然有了答案,可以解释些基本现象,但不能解释许多重要的现象,所以这个研究工作还不算作完。」因为细胞蛋白质在延伸过程中,产生基因突变,有可能造成其它的疾病,「如果能找出这些突变,就可治疗许多疾病;但这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陈路表示,她和先生作的研究非常接近,「我们就是在实验室里认识的」。陈路的实验室至今仍和居德霍夫很接近,「走几步路就可以交换意见,还常常一起开会。」由于白天工作已经有很多机会交换意见,居德霍夫和陈路下班后都不太谈工作,「居德霍夫喜欢在家里和女儿玩躲迷藏游戏,他很会躲,常让女儿找不到。」
更多科技新闻请见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陈路,199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8年获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受聘柏克莱加大神经、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助教授;目前她是史丹福大学神经科学系的副教授。2005年,陈路获得被称为「天才奖」的麦克阿瑟奖,获奖时只有33岁。 麦克阿瑟基金是全美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每年颁给在各个领域内有创意的优秀人才,奖金50万美元。在美国具有很高的声望。
陈路表示,居德霍夫30年前就确定钻研神经传导,其间也获得其它诺贝尔奖得主的鼓励,并时常与这次同时获奖的罗斯曼交换意见。「居德霍夫30年来作过不同重点的研究,获得许多很好的研究方法,他自己也不断的调整研究方向,解决生化、医学界一些重要的问题。」
陈路指出,医学研究脑细胞突触释放时,确定需要钙离子,可以诱导脑泡的释放;但是在脑细胞里有那些物质、蛋白质影响,导致突触的释放,仍然不很明确,「居德霍夫刚开始时就用最基本的方法,编码(Code)这些蛋白质和物质,研究他们的结构和功能,作一些基因突变的工作。」
陈路表示,居德霍夫这么多年来,是「一点一滴」的将这个问题「剥开」,最后才找到答案。「虽然有了答案,可以解释些基本现象,但不能解释许多重要的现象,所以这个研究工作还不算作完。」因为细胞蛋白质在延伸过程中,产生基因突变,有可能造成其它的疾病,「如果能找出这些突变,就可治疗许多疾病;但这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陈路表示,她和先生作的研究非常接近,「我们就是在实验室里认识的」。陈路的实验室至今仍和居德霍夫很接近,「走几步路就可以交换意见,还常常一起开会。」由于白天工作已经有很多机会交换意见,居德霍夫和陈路下班后都不太谈工作,「居德霍夫喜欢在家里和女儿玩躲迷藏游戏,他很会躲,常让女儿找不到。」
更多科技新闻请见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