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容将任国际语言病理学会长
对许多第一代移民来说,说得一口流利英语已不容易、想教老美说英文犹如异想天开,然而圣地牙哥州大语言病理学教授刘丽容做到了,凭藉对研究语言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精神,如今她不仅精通六国语言、帮助过无数老美克服语言障碍。更即将成为国际语言病理学下届会长、并肩负研究汉语教学和汉语发展的任务。她表示,学习语言并无捷径,唯有脚踏实地的做好听、说、读、写才能成功。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1968年刘丽容进入南伊利诺伊大学语言学硕士班,平时就对语音、语调感兴趣的她,一次机缘巧合下开始接触语言病理学。
她透露,在一次交流过程中,发现95%的美国博士生都不能准确发出汉语的四个音调,「当时就怀疑是不是外国人都有语言障碍,后来发现许多华人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广东人不分「热」和「页」,台湾来的人「花」和「发」不分,在学习英文中更经常带有乡音」。为找寻真相,1969年便开始攻读语言病理学。
1973年毕业后的实习期,刘丽容遭受无数的怀疑和冷眼。「当时华人不多,更几乎没人学习第二国语言用来帮说母语的老美治病,因此许多老美看到自己都迴避、更常常有人问自己为什么会说英语」。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怀疑让自己更有动力,为更多了解人类的语言发展,随后又回到学校攻读人类学和多元文化学。到1983年不仅取得两个博士和两个硕士学位。更可流利说出英、德、法、日、义、中六国语言,专业水平也得到许多老美的认可。
如今,刘丽容已是语言病理学教授并即将成为国际语言病理学下一届会长,负责研究汉语教学和汉语发展。她表示,不论老美、老中学习两国语言现都成为潮流,许多商家、教学组织也打出速成班招揽生意,但是语言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不仅要从语音、语调着手更要了解文化,因此唯一的捷径就是从听、说、读、写上下功夫,每日不间断的接触和学习做到熟能生巧。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1968年刘丽容进入南伊利诺伊大学语言学硕士班,平时就对语音、语调感兴趣的她,一次机缘巧合下开始接触语言病理学。
她透露,在一次交流过程中,发现95%的美国博士生都不能准确发出汉语的四个音调,「当时就怀疑是不是外国人都有语言障碍,后来发现许多华人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广东人不分「热」和「页」,台湾来的人「花」和「发」不分,在学习英文中更经常带有乡音」。为找寻真相,1969年便开始攻读语言病理学。
1973年毕业后的实习期,刘丽容遭受无数的怀疑和冷眼。「当时华人不多,更几乎没人学习第二国语言用来帮说母语的老美治病,因此许多老美看到自己都迴避、更常常有人问自己为什么会说英语」。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怀疑让自己更有动力,为更多了解人类的语言发展,随后又回到学校攻读人类学和多元文化学。到1983年不仅取得两个博士和两个硕士学位。更可流利说出英、德、法、日、义、中六国语言,专业水平也得到许多老美的认可。
如今,刘丽容已是语言病理学教授并即将成为国际语言病理学下一届会长,负责研究汉语教学和汉语发展。她表示,不论老美、老中学习两国语言现都成为潮流,许多商家、教学组织也打出速成班招揽生意,但是语言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不仅要从语音、语调着手更要了解文化,因此唯一的捷径就是从听、说、读、写上下功夫,每日不间断的接触和学习做到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