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牛瘦肉精 何需大惊小怪?
是否应开放进口含有瘦肉精「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俗称培林)的美国猪肉、牛肉,在台湾掀起舆论巨浪。中国大陆近年也频频从美国、加拿大等国进口的「舶来猪肉」中检测到瘦肉精成分,引起公众关注,2011年河南瘦肉精案更震惊全国。不过美国本地的华裔肉类食品商、餐饮及超市业者均认为,美国食品管制标准向来严格,消费者应对市场上贩售的肉类有信心。
供应圣盖博谷地区数十家中餐馆和超市的天益肉类食品公司业者谢建佳表示,台湾出现瘦肉精的争议前,并不知道美国的猪、牛肉可能含有瘦肉精。但他指出,美国肉品畜牧业受联邦农业部(USDA)严格监控,肉畜都需通过USDA检验方可屠宰出售,市场上鲜有私人养殖屠宰的肉类流入,安全卫生指数当属全球之最,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谢建佳认为,台湾朝野抗拒解禁美国肉类进口,不排除带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考量,「开放美国肉类进口,会令当地肉类受到冲击」。
太平洋肉类食品公司业者王龙认为,台湾热炒瘦肉精议题,更多是本地农业保护主义的反应,而非单纯的公共卫生顾虑。此前他了解美国肉畜饲养过程中採用瘦肉精,但市场上出售肉类的瘦肉精含量经过USDA严格检验。USDA在每个屠宰场都有驻场官员,一旦发现屠宰肉畜肉色、内脏颜色不对,当场就会取样化验。至今没有消费者或进货商家和他讨论过瘦肉精问题,对本地肉类安全系数并不担忧,因此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金都凯旋皇宫餐厅业主张作波表示,从来没有听消费者问起美国国内生产的肉类是否含瘦肉精,而且美国每年从纽西兰、澳洲等地进口肉类,瘦肉精也一向不是争议焦点,直到台湾热议他才知道。
张作波指出,美国管制食品向来严格,瘦肉精也是在联邦当局确认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的前提下,才会被允许用于肉畜饲养。如今台湾有关瘦肉精的争论,相信引起联邦当局注意,对瘦肉精使用剂量标准会更谨慎。
经常往来于美国和两岸三地的中餐协会执行会长龚权伟也指出,美国大部分餐馆以牛肉为主食,在香港、大陆也有不少高档牛排馆採用美牛作为食材,可见残余瘦肉精剂量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99大华超市发言人曹其峥表示,供应商在养殖、肉质等方面都符合USDA标准,而且美国方面似乎并没有将瘦肉精看作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台湾瘦肉精论战以来,没有超市顾客对美国肉类安全表示疑虑。
美国本地消费者对瘦肉精议题反应也显得平静。知名港籍华裔理财金融专家林日昇就对食用本地肉类表示毫不担心,「除非每天吃好几公斤、连着吃一段时间,(摄入的瘦肉精含量)才会造成健康问题」。
负责一家大小「菜篮子」的主妇们也对美国食品安全系数表现得相当有信心。在华资超市买了五、六磅纯精肉的中国大陆新移民翁太太认为,对瘦肉精不必小题大做,「大陆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哪一样不比瘦肉精『厉害』得多?」
来美近30年的台籍移民方太太也说,宝岛瘦肉精之争,政治色彩多于食品安全考量,「在美国吃了几十年的肉,也没有出问题」。
供应圣盖博谷地区数十家中餐馆和超市的天益肉类食品公司业者谢建佳表示,台湾出现瘦肉精的争议前,并不知道美国的猪、牛肉可能含有瘦肉精。但他指出,美国肉品畜牧业受联邦农业部(USDA)严格监控,肉畜都需通过USDA检验方可屠宰出售,市场上鲜有私人养殖屠宰的肉类流入,安全卫生指数当属全球之最,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谢建佳认为,台湾朝野抗拒解禁美国肉类进口,不排除带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考量,「开放美国肉类进口,会令当地肉类受到冲击」。
太平洋肉类食品公司业者王龙认为,台湾热炒瘦肉精议题,更多是本地农业保护主义的反应,而非单纯的公共卫生顾虑。此前他了解美国肉畜饲养过程中採用瘦肉精,但市场上出售肉类的瘦肉精含量经过USDA严格检验。USDA在每个屠宰场都有驻场官员,一旦发现屠宰肉畜肉色、内脏颜色不对,当场就会取样化验。至今没有消费者或进货商家和他讨论过瘦肉精问题,对本地肉类安全系数并不担忧,因此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金都凯旋皇宫餐厅业主张作波表示,从来没有听消费者问起美国国内生产的肉类是否含瘦肉精,而且美国每年从纽西兰、澳洲等地进口肉类,瘦肉精也一向不是争议焦点,直到台湾热议他才知道。
张作波指出,美国管制食品向来严格,瘦肉精也是在联邦当局确认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的前提下,才会被允许用于肉畜饲养。如今台湾有关瘦肉精的争论,相信引起联邦当局注意,对瘦肉精使用剂量标准会更谨慎。
经常往来于美国和两岸三地的中餐协会执行会长龚权伟也指出,美国大部分餐馆以牛肉为主食,在香港、大陆也有不少高档牛排馆採用美牛作为食材,可见残余瘦肉精剂量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99大华超市发言人曹其峥表示,供应商在养殖、肉质等方面都符合USDA标准,而且美国方面似乎并没有将瘦肉精看作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台湾瘦肉精论战以来,没有超市顾客对美国肉类安全表示疑虑。
美国本地消费者对瘦肉精议题反应也显得平静。知名港籍华裔理财金融专家林日昇就对食用本地肉类表示毫不担心,「除非每天吃好几公斤、连着吃一段时间,(摄入的瘦肉精含量)才会造成健康问题」。
负责一家大小「菜篮子」的主妇们也对美国食品安全系数表现得相当有信心。在华资超市买了五、六磅纯精肉的中国大陆新移民翁太太认为,对瘦肉精不必小题大做,「大陆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哪一样不比瘦肉精『厉害』得多?」
来美近30年的台籍移民方太太也说,宝岛瘦肉精之争,政治色彩多于食品安全考量,「在美国吃了几十年的肉,也没有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