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图片展 记录回归15年
今年正值香港回归15年,15年后的香港,目前发展现况和未来展望为何?10日开展的「香港回归15年:重塑公共领域」(Hong Kong at 15: Redefining the Public Realm),向大家展示香港近15年来的变迁和未来展望。
该展由美国建筑协会纽约分会(AIA New York)主办,策展人为索罗门(Jonathan Solomon),展览主要透过香港摄影师Chan Yiu Hung(Ah Hung)作品,展现香港在回归后城市地景的变化。其中展览聚焦在香港近年来的三个大型建案,包括2004年竣工的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缩写IFC)、2012年完工的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以及2012年完工的铜锣湾购物新地标希慎广场(Hysan Place)。这三个地标都是跨国合作的建案,地标的完成更凸显出香港回归后,仍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之一的定位。
10日开展当天,三个地标主要参与建筑师皆出席。参与希慎广场的华裔首席建筑师William Louie就表示,虽然他在美国出生,但母亲从香港辗转来美,因此他对香港有特殊的情怀。他认为香港是一个全球的中继站、金融中心,以及充满活力的消费主义城市。不过在当政者的愿景下,香港也朝向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以他参与的希慎广场为例,高达15层的零售广场最顶端却是一个屋顶花园,是喧嚣城市中的一块绿洲。
香港经贸处处长陈淑华也表示,香港未来的发展除了将定位在全球的金融中心外,也将朝绿化、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尽管香港腹地狭小,但是在适当的整体规画下,香港的未来发展还是充满无限潜力。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总领事董晓军昨晚也应邀出席。
该展览将由即日起展出至1月23日,展出地点在「建筑中心」(Center for Architecture),地址是曼哈坦LaGuardia Place 536号。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时至晚上8时,周六上午11时至下午5时,展览免费入场。
该展由美国建筑协会纽约分会(AIA New York)主办,策展人为索罗门(Jonathan Solomon),展览主要透过香港摄影师Chan Yiu Hung(Ah Hung)作品,展现香港在回归后城市地景的变化。其中展览聚焦在香港近年来的三个大型建案,包括2004年竣工的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缩写IFC)、2012年完工的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以及2012年完工的铜锣湾购物新地标希慎广场(Hysan Place)。这三个地标都是跨国合作的建案,地标的完成更凸显出香港回归后,仍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之一的定位。
10日开展当天,三个地标主要参与建筑师皆出席。参与希慎广场的华裔首席建筑师William Louie就表示,虽然他在美国出生,但母亲从香港辗转来美,因此他对香港有特殊的情怀。他认为香港是一个全球的中继站、金融中心,以及充满活力的消费主义城市。不过在当政者的愿景下,香港也朝向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以他参与的希慎广场为例,高达15层的零售广场最顶端却是一个屋顶花园,是喧嚣城市中的一块绿洲。
香港经贸处处长陈淑华也表示,香港未来的发展除了将定位在全球的金融中心外,也将朝绿化、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尽管香港腹地狭小,但是在适当的整体规画下,香港的未来发展还是充满无限潜力。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总领事董晓军昨晚也应邀出席。
该展览将由即日起展出至1月23日,展出地点在「建筑中心」(Center for Architecture),地址是曼哈坦LaGuardia Place 536号。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时至晚上8时,周六上午11时至下午5时,展览免费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