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漂流
李安新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说的是一个少年在海上漂流的故事,不过笔者感到兴趣的却是李安自己的漂流。
16岁的Pi(读作「派」,亦即圆周率的Pi),是印度少年,父亲是动物园老闆,全家带着动物搭船前往美国,但在太平洋遇上风浪,只有Pi生还,他与一头孟加拉虎和一条救生船,在大海中漂流了227天,最后漂到墨西哥,得以生还。
电影开始于中年的Pi,他向一名加拿大作家讲述漂流的故事,给漂流、老虎和大自然作了一番解释,让故事增加了关于生存和信仰的意义,譬如他说,作家听过故事后,必被感动,并且会相信God。
漂流是故事的核心,对「奇幻漂流」的诠释,则是电影的意义所在。戏里描写的漂流,可分两个阶段,前段是一个现实的过程,后段则是精神的过程。
在第一阶段中,Pi面对的是大自然的天与海,他要解决饮水和食物的现实问题;他还要面对饥饿的老虎,必须为牠找食物,还要驯服牠,好让牠的兇残本性不致发出来,最后人与虎达至和平相处,并且相依相存。
在第二阶段,现实问题解决了,生存好像已无问题,但Pi必须面对自己,在独自漂流中,避免崩溃,保持信心,这就涉及到精神的问题。
李安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找出意义;在独自漂流中,Pi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精神信仰,因为有精神信仰,才能在漂流中生存下去。
「精神是虚的,但反而比现实更真实;我活到现在,越来越觉得,感性更重要,人生少不了要追求感性。」
李安拍电影,也是为了寻找意义。他21岁离台,来美学习电影,毕业后曾有六年,找不到与电影有关的工作,以致赋闲在家;1990年,他的自创剧本「推手」获台湾投资,才开始得到拍片的机会。
早期的「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带有不少李安的个人色彩;中期和近期的作品,几全部改编自别人的小说,但并不妨碍他去探索人生意义。
从21岁到现在58岁,李安也像中年的Pi,终于对自己的漂浮人生,作出了关于精神和信仰的宣告。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那只孟加拉虎。牠是一个象徵,可能象徵年轻人的情感;在中年Pi的回忆中,这种情感当然倍加不捨。在漂流到墨西哥时,老虎头也不回地走掉,连挥手也没有,不带一点云彩,中年Pi对此有着无限感伤。对于逝去的少年情怀,中年李安当然也怀念不已。
16岁的Pi(读作「派」,亦即圆周率的Pi),是印度少年,父亲是动物园老闆,全家带着动物搭船前往美国,但在太平洋遇上风浪,只有Pi生还,他与一头孟加拉虎和一条救生船,在大海中漂流了227天,最后漂到墨西哥,得以生还。
电影开始于中年的Pi,他向一名加拿大作家讲述漂流的故事,给漂流、老虎和大自然作了一番解释,让故事增加了关于生存和信仰的意义,譬如他说,作家听过故事后,必被感动,并且会相信God。
漂流是故事的核心,对「奇幻漂流」的诠释,则是电影的意义所在。戏里描写的漂流,可分两个阶段,前段是一个现实的过程,后段则是精神的过程。
在第一阶段中,Pi面对的是大自然的天与海,他要解决饮水和食物的现实问题;他还要面对饥饿的老虎,必须为牠找食物,还要驯服牠,好让牠的兇残本性不致发出来,最后人与虎达至和平相处,并且相依相存。
在第二阶段,现实问题解决了,生存好像已无问题,但Pi必须面对自己,在独自漂流中,避免崩溃,保持信心,这就涉及到精神的问题。
李安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找出意义;在独自漂流中,Pi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精神信仰,因为有精神信仰,才能在漂流中生存下去。
「精神是虚的,但反而比现实更真实;我活到现在,越来越觉得,感性更重要,人生少不了要追求感性。」
李安拍电影,也是为了寻找意义。他21岁离台,来美学习电影,毕业后曾有六年,找不到与电影有关的工作,以致赋闲在家;1990年,他的自创剧本「推手」获台湾投资,才开始得到拍片的机会。
早期的「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带有不少李安的个人色彩;中期和近期的作品,几全部改编自别人的小说,但并不妨碍他去探索人生意义。
从21岁到现在58岁,李安也像中年的Pi,终于对自己的漂浮人生,作出了关于精神和信仰的宣告。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那只孟加拉虎。牠是一个象徵,可能象徵年轻人的情感;在中年Pi的回忆中,这种情感当然倍加不捨。在漂流到墨西哥时,老虎头也不回地走掉,连挥手也没有,不带一点云彩,中年Pi对此有着无限感伤。对于逝去的少年情怀,中年李安当然也怀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