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少年中国」方李邦琴出书
旧金山观察家报名誉发行人方李邦琴新书「孙中山与少年中国---从美国当年的报纸看辛亥革命」近日出版。为编写此书,方李邦琴跑遍柏克莱大学东亚图书馆、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国家档案局、加州州府图书馆,另外还查阅方氏家族拥有的观察家报档案库、少年中国晨报档案库、国民日报档案库和世界日报档案库。
「我查阅的世界日报不是贵报,而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当初为提倡保皇思想所创办的世界日报,跟鼓吹革命的少年中国晨报立场完全相反。」方李邦琴拥有观察家报档案库,在少年中国晨报、康梁世界日报、汪精卫创办的国民日报相继走入历史后,方李邦琴都买下了这些报纸,因此也拥有这些报纸的档案库。
方李邦琴说:「先夫方大川曾在少年中国晨报任社长10年,我是湖北武汉人,又是唯一同时拥有这些百年老报档案库的人,有一份『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编书过程中,方李邦琴看到不少「新史料」,例如孙中山抵达旧金山被拘留期间,多亏洪门致公堂龙头老大黄三德营救才得以脱身。「其实还有一位伍盘照先生出了很大的力,他是基督徒,当时是英文报纸『中西报』(East West Daily)的发行人,英文很好,在营救孙先生的过程中帮了大忙。」方李邦琴在她的新书中,刊出当时移民局跟孙中山一问一答的对话纪录,还附上中文翻译。
方李邦琴指出,孙中山脱身后,伍盘照率先举办筹款活动,就在旧金山华埠士德顿街的长老教会募到5000元。孙中山用这5000元跟黄三德一起周游全美,凝聚洪门的力量。
「美国的史书对武昌起义着墨不多,反而是美国报纸有不少报导。旧金山观察家报当时就以头版头题刊出新闻。还有一些美国报纸的漫画,其中一幅是美国老母鸡惊讶看着孵出的小鸡中,有一只身上写着『中国』,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美国人对辛亥革命的看法。」
方李邦琴指出,以前她曾买过两本英文书的版权,翻成中文,但自己编书还是生平第一次。她说:「我不做,我的儿子更不会做。他们的中文差得远,而且他们没有那份感情。」
「我查阅的世界日报不是贵报,而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当初为提倡保皇思想所创办的世界日报,跟鼓吹革命的少年中国晨报立场完全相反。」方李邦琴拥有观察家报档案库,在少年中国晨报、康梁世界日报、汪精卫创办的国民日报相继走入历史后,方李邦琴都买下了这些报纸,因此也拥有这些报纸的档案库。
方李邦琴说:「先夫方大川曾在少年中国晨报任社长10年,我是湖北武汉人,又是唯一同时拥有这些百年老报档案库的人,有一份『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编书过程中,方李邦琴看到不少「新史料」,例如孙中山抵达旧金山被拘留期间,多亏洪门致公堂龙头老大黄三德营救才得以脱身。「其实还有一位伍盘照先生出了很大的力,他是基督徒,当时是英文报纸『中西报』(East West Daily)的发行人,英文很好,在营救孙先生的过程中帮了大忙。」方李邦琴在她的新书中,刊出当时移民局跟孙中山一问一答的对话纪录,还附上中文翻译。
方李邦琴指出,孙中山脱身后,伍盘照率先举办筹款活动,就在旧金山华埠士德顿街的长老教会募到5000元。孙中山用这5000元跟黄三德一起周游全美,凝聚洪门的力量。
「美国的史书对武昌起义着墨不多,反而是美国报纸有不少报导。旧金山观察家报当时就以头版头题刊出新闻。还有一些美国报纸的漫画,其中一幅是美国老母鸡惊讶看着孵出的小鸡中,有一只身上写着『中国』,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美国人对辛亥革命的看法。」
方李邦琴指出,以前她曾买过两本英文书的版权,翻成中文,但自己编书还是生平第一次。她说:「我不做,我的儿子更不会做。他们的中文差得远,而且他们没有那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