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退而不休 致力抗震研究
近年在圣塔芭芭拉及密苏里罗拉(Rolla)两地往来居住的退休教授郑毅(Franklin Y. Cheng)「退而不休」,除被服务的密苏里科技大学(Missouri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前身叫做Univ. of Missouri-Rolla)校董事会授予校董会荣誉讲座退休教授,继续致力于抗震研究工作,近年并被欧美专业工具书出版公司CRC礼聘为「地震工程前瞻性书籍」主编。
郑毅并不遗余力提携后进,正替以南加州成员为主的「海外华人土木与结构工程协会」,出版第一届主题是「建造减灾设施」(Hazard Mitigation for Constructed Facilities)的论文集。
郑毅指出,抗震结构工程知识主要是从地震发生后受损建筑物探索分析出方法和设计规范。建筑物结构会受地震破坏,成因包括地震是左右摇幌或上下摇摆、震度大小和持续时间,建筑物本身性质与结构震动频率及有无符合施工规条,建筑物所在区域性质、土壤坚硬度和地震带相对的位置。
结构防震设计是从1930年代开始,当时强度为6.3级的长堤地震造成许多学校破坏,提供结构工程师研究模型,日后设计房屋考量计算地震横向力。1989年Loma Prieta7.1级地震后发现,某些土壤能使结构震度改变。1994年北岭大地震后则发现,钢建筑物镕焊接点不能达到设计的延展性要求,导致樑与柱的连接处产生裂缝,出现脆性破坏,钢樑失去其非线型的延展性功能,导致建筑物倒塌。
虽然服务于学术界,郑毅常在大地震后受邀考察倒塌的楼宇,探讨如何加强楼宇防震能力。1985年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8.1级强震造成2831栋房屋破损,其中最受瞩目的是12层钢板楼结构的Pino Suarez高楼倒塌,紧邻一栋也有很多破坏几近倒塌。由于钢结构在地震倒塌的案例少见,全球各地专家都前去观察,探讨其破坏原因。
但该建筑物设计及营造公司只选了他及宾州李海(Lehigh )大学吕姓教授合作找出原因。郑毅使用实验资料做大型电脑非线型分析,电脑显示的破坏点与倒塌现象与现场存在结构对比一致。该项研究结果对钢结构后来的设计及改良拥有巨大贡献。他在北岭地震后曾多次参与加州地震实地考察及研究,并分析一个钢筋混凝土桥樑的震塌现象及如何改进。
来自台湾的郑毅在相关领域的杰出表现,使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于2007年第137届年会颁发「荣誉杰出会员」给他。他拥有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66年起受聘于密苏里罗拉分校,2000年退休后仍担任该校荣誉讲座退休教授,在美国及两岸三地推动学术研究与交流。他共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五本教科书,即矩阵结构动力分析、结构动力分析、智能结构及地震控制、抗震结构优化设计及非线性桥樑规抗振设计,目前仍广泛地被业界参考。
郑毅并不遗余力提携后进,正替以南加州成员为主的「海外华人土木与结构工程协会」,出版第一届主题是「建造减灾设施」(Hazard Mitigation for Constructed Facilities)的论文集。
郑毅指出,抗震结构工程知识主要是从地震发生后受损建筑物探索分析出方法和设计规范。建筑物结构会受地震破坏,成因包括地震是左右摇幌或上下摇摆、震度大小和持续时间,建筑物本身性质与结构震动频率及有无符合施工规条,建筑物所在区域性质、土壤坚硬度和地震带相对的位置。
结构防震设计是从1930年代开始,当时强度为6.3级的长堤地震造成许多学校破坏,提供结构工程师研究模型,日后设计房屋考量计算地震横向力。1989年Loma Prieta7.1级地震后发现,某些土壤能使结构震度改变。1994年北岭大地震后则发现,钢建筑物镕焊接点不能达到设计的延展性要求,导致樑与柱的连接处产生裂缝,出现脆性破坏,钢樑失去其非线型的延展性功能,导致建筑物倒塌。
虽然服务于学术界,郑毅常在大地震后受邀考察倒塌的楼宇,探讨如何加强楼宇防震能力。1985年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8.1级强震造成2831栋房屋破损,其中最受瞩目的是12层钢板楼结构的Pino Suarez高楼倒塌,紧邻一栋也有很多破坏几近倒塌。由于钢结构在地震倒塌的案例少见,全球各地专家都前去观察,探讨其破坏原因。
但该建筑物设计及营造公司只选了他及宾州李海(Lehigh )大学吕姓教授合作找出原因。郑毅使用实验资料做大型电脑非线型分析,电脑显示的破坏点与倒塌现象与现场存在结构对比一致。该项研究结果对钢结构后来的设计及改良拥有巨大贡献。他在北岭地震后曾多次参与加州地震实地考察及研究,并分析一个钢筋混凝土桥樑的震塌现象及如何改进。
来自台湾的郑毅在相关领域的杰出表现,使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于2007年第137届年会颁发「荣誉杰出会员」给他。他拥有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66年起受聘于密苏里罗拉分校,2000年退休后仍担任该校荣誉讲座退休教授,在美国及两岸三地推动学术研究与交流。他共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五本教科书,即矩阵结构动力分析、结构动力分析、智能结构及地震控制、抗震结构优化设计及非线性桥樑规抗振设计,目前仍广泛地被业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