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傅高义:邓小平正是改变中国的人物
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傅高义(Ezra F. Vogel)本周来到旧金山湾区,在柏克莱加大与旧金山亚洲学会,介绍他今年9月推出的新书「邓小平与中国的转型」。他说10年前到韩国旅游时,朋友建议他写邓小平。他考虑之后,觉得毛泽东已有数本传记,但当时还缺乏够份量的邓小平传记。

「要了解中国,必须了解最关键的时代,邓小平正是改变中国的人物。」傅高义自此花了10年时间蒐集资料与写作,并多次前往中国,拜访高层官员与邓小平家人,获得许多第一手资料。

傅高义指出,香港九七大限将届前,末代港督彭定康曾于当年3月访问北京,向邓小平吐苦水,说香港如何难以治理云云。邓小平听后并未多作评论,但在送彭定康离开时,对他说了一句话:「你觉得香港难治理,那你到中国来试试看。」当时在场听见这话的一位英国外交官,后来亲口告诉傅高义这段轶闻,文献史料中都看不到。

傅高义认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又穷又落后。而邓小平曾到莫斯科留学一年,又到法国留学五年,1973到75年,代替罹患肝癌的周恩来领导外交,对外经验与现代化观念较多,因此邓小平成为转变中国的推手。傅高义又说,邓小平脑筋很快,思虑周密,因此在他治理下,中国不仅经济飞快成长,并且没有出现如同苏联解体般分崩离析的状况。

很多人批评傅高义此书虽可视为至今最完整的邓小平传记,但对中国人权问题并未多着墨。傅高义则说,他在书中因为提到六四事件是邓小平最后拍板定案,因此中国大陆没有出版社愿意为他出版全书的中文版,但新华社与几家大学出版社希望出版书中若干篇章,唯一的条件是要求他更改部分内容。傅高义不同意,因此交给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中文版,预定2012年5月推出繁、简体字版本。

傅高义为邓小平盖棺论定,说道:「邓小平改变中国,就相当于蒋经国改变台湾。」他认为这两位在1926到1927年,曾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同班一年的同学,分别对台海两岸的改革开放有重大贡献。不过,当记者问他是否考虑为蒋经国作传时,他的答覆是:「我已经老了,没有余力再写蒋经国了,何况泰勒(Jay Taylor)已经写了蒋经国传记。」

这位在1980年代因出版「日本第一」名噪一时的哈佛学者,中文与日文都相当流利,达到可以公开演讲的程度,他对亚洲文化也情有独钟。今天日本经济尚未走出失落的年代,政治上也欠缺有力的领导,但傅高义仍然觉得日本文化有太多值得美国学习之处。例如,日本的中小学教育水准比美国高;日本人长寿全球第一;日本新干线自1964年起营运至今47年,从未造成乘客死亡;丰田汽车发现暴冲,迅速改进;日本企业出现赤字,不像美国立即裁员等等。

今年高龄81的傅高义从外表看不出实际年纪,而且显得精力充沛。他说,一方面归功于妻子伊蔻丝(Charlotte Ikels)规定他每天都要骑室内或室外脚踏车;另一方面,住在哈佛大学旁边,经常跟年轻学生接触,也让他充满朝气。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