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雷永强跑新闻43年 4夺艾美奖
屡屡在美国电视广播界创下纪录的雷永强(David Louie),曾四次获得艾美奖(Emmy Award)。今年5月在旧金山亚太裔传统月庆典上,雷永强从市长李孟贤手上接受他的第二个终身成就奖。

KGO服务 明年满40年

雷永强是湾区居民熟悉的「明星记者」,目前他是第七电视频道电视台(KGO,ABC7)的资深新闻编辑兼记者,明年将是他在该电视台服务满40年。

对于40年来数不尽的成就,雷永强谦恭地说:「除了个人勤奋努力外,还碰上许多的机缘和运气。」

记者问:至今美国主流新闻界仍然是白人天下,竞争激烈,你怎能于40年前就进入主流电视新闻界服务?

雷永强答:妳说的没错!由始至今,美国新闻界依然是白人世界。虽然这几十年来,情况已在慢慢改善中,大家可在电视上看到较多亚裔和少数族裔脸孔。但对亚裔社区来说,特别是亚裔男性,(人数比率)仍然远远落后。

除了我服务的KGO近年已晋升华裔Alan Wong为周末晚间新闻主播外,几乎没有其他美国电视台选用亚裔男性为新闻主播。

我生长的年代,正是美国60年代民权运动全盛期,我也是民权运动的受惠者。当时华人权益促进会针对主流新闻媒体推出平权运动,抗议主流新闻媒体不聘用亚裔。

1972年我从芝加哥西北大学新闻系毕业,向全美各地电视台寄求职信,结果有两家电视台录用我,一家是旧金山的KGO,另一家是纽约的WABC,这两家电视台都是美国广播电视网(ABC)的地方台。一方面,我大概与ABC电视网很有缘分,另一方面,华促会的平权运动功不可没。

问:回想40年前,有志向电视新闻界发展的华裔应该很少吧!为何会想到唸新闻系并走向电视新闻界?

答:这是真正的机缘和运气!可以说,我的成长过程没有亚裔楷模让我追随,特别我在华裔人口很少的俄亥俄州长大。



我是第二代或第三代华裔,父亲在台山出生,年轻时做生意,经营面厂。他来美后,先到西雅图,再到俄亥俄州开面厂。母亲是俄亥俄州出生的华裔。哥哥和我在克里夫兰市长大。妳可以想像到,半个世纪前克里夫兰的华裔很少。

我出生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许多美国人对日本和韩国的印象比较负面。从小到高中,哥哥和我是校内仅有的亚裔,常被误以为日裔或韩裔,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当然有额外的压力。

5岁就上电视 演出8年

由于我在美国民权运动中长大,族裔多元化已成为当年的新风气。我的邻居中,有一位热中于教会活动的妇女,她每周日早上在当地的KYW-TV(现为WKYC-TV)电视台有一个教会节目,这是NBC电视网的地方台。她为了推动族裔多元化的理念,邀请不同族裔的孩子出现在她的节目上,我受到她的邀请参加这个节目。

我由五岁起就上电视!我在那个教会电视节目中唱诗歌、唸圣经等,在这个节目演出长达八年,直至我升高中。可以说,我从小就很习惯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问:所以你从小就立志当电视新闻记者?

答:并没有!一切都是缘分。我的兴趣一向很广泛,爱玩机器,也爱写作,高中快毕业准备升大学时,有想过主修新闻学,感到当文字记者也很不错,结果成功申请到芝加哥的西北大学,进入该校新闻学院。

可能我在克里夫兰的KYW-TV有过八年多的电视经验,1968年我高中毕业那年的暑假,KYW-TV竟然让我担任该台的实习新闻记者。我相信我是美国史上最年轻的电视新闻记者之一,18岁开始採访新闻,从此就走上广播电视新闻之路。

兴趣广 主跑财经科技

问:大学四年,你在新闻系也主修广播电视吗?

答:虽然上了大学,我仍然没有间断电视新闻工作。很幸运地,我有机会进入芝加哥第五电视频道电视台(WMAQ-TV)担任全职新闻记者,WMAQ-TV也是NBC电视网的地方台。过去在克里夫兰KYW电视台的经验,为我带来更多的机会。

在西北大学唸书四年里,我是全职学生,也是全职电视新闻记者。每年有七个月我在电视台全职工作,每逢周三至周日,每天下午3时工作至晚上11时。另一方面,不上班的时间就上课和唸书。

回想当时又工作又唸书,日子过得很辛劳。从另一个角度看,我是少数族裔,要走进主流广播电视新闻界,要比白人更加努力和用功,才有机会获主流电视台聘用。机会、缘分,再加上幸运,我总是离不开电视工作。

问:大学毕业后,你获得纽约和旧金山两家电视台的聘用,为何选择西岸而捨弃东岸?

答:纽约的WABC和旧金山的KGO都是ABC电视网附属台,两家电视台的新闻部互助认识,两台同时录用我,两台也为了我而互相联繫讨论过。当时WABC聘用我的职位是电视新闻部撰稿人,负责幕后写新闻稿;KGO提供的职位是新闻记者。

除了工作性质不同,我个人觉得,小池塘中的大鱼比大池塘中的小鱼好,我就选择来旧金山。1972年大学毕业后,我就搬来旧金山,从此以旧金山湾区为家。

问:你主跑财经、科技新闻,是湾区唯一专跑经济新闻的电视新闻记者,你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吗?

答:我从小兴趣广泛,兴趣和嗜好都很多,除了写作,爱读有关经济的资料,也爱玩机器、电子仪器、摄影机等。1972年开始在旧金山KGO服务后,专责採访经济新闻,但也随时採访危急事故的突发性新闻。

有关财经、高科技等资讯,属于自学,因为爱研究新科技和经济发展动态,多研究就愈学愈多。在KGO服务的早年,我主要负责有关股票市场动态的新闻。后来硅谷的高科技蓬勃发展,我的採访路线逐渐偏重硅谷,现在我每天都固定驻守圣荷西。

问:旧金山是你的第二个家,你如何看旧金山湾区?

答:过去在俄亥俄州及芝加哥的日子,看到的亚裔十分有限。来到旧金山后,才真正感到亚裔社区的力量,我最爱湾区是因为这里的亚裔特色。虽然我採访的经济及科技新闻并非以亚裔为主,但是这些年来,我的新闻报导从不缺少亚裔,显现亚裔社区的影响力,特别在财经和高科技方面,让我愈做愈起劲。

近年来亚裔在旧金山湾区的影响力,已由高科技领域扩展至政界,现在旧金山和屋崙两个湾区最大城市的市长都是华裔。对于在主流新闻媒体工作的我,不断上升的亚裔政治影响力对我的意义更大。

识破劫匪 获好市民奖

问:你在KGO服务近40年,获奖无数,你来到旧金山后得到的第一奖竟然是由前警察局长Don Scott为你颁发好市民奖,可否谈谈得奖经过?

答:那是1973年,也是我到旧金山工作的第二年。当年4月26日,我到旧金山联邦大楼旁金门大道与Hyde街交界的美国银行。排队时,看见一名银行出纳员没有点算现金就将几叠现钞放进一个纸袋里,我怀疑站在柜台前的那名男子是银行劫匪。

当年旧金山仍未完整发展911报案热线,当然也没有手机。刚好当时在柜台后面的银行护卫员是一名现职警员,我认识他,他下班后在银行兼职。我走到柜台前,低声告诉他,我怀疑那人在抢劫银行。结果该警员成功将银行抢匪逮捕,并即时找回纸袋里的4000元现金。

事后当年的警察局长特别公开向我颁发好市民奖。我相信新闻工作让我更注意四周环境和一举一动人人应该配合警察的工作,这样治安才会更好。

工作带来新动力 未想过退休

问:艾美奖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至今你已四次获得艾美奖,1994年当选全美电视界最大组织「全美电视艺术及科学学院」理事会主席,你是美国史上担任这个职位的首位少数族裔,当年旧金山市长佐顿以你为荣,并宣布旧金山的「雷永强日」,你的感受如何?

答:每年艾美奖的评选工作,就是由「全美电视艺术及科学学院」负责,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组织,理事会是最高决策单位。该会主席一向由白人担任,1990年我被推选为副主席时,已是担任此职位的第一位少数族裔,1994年获推选为主席,也是拥有这项荣誉的第一位少数族裔。

担任理事会主席期间,我推动设立全国性的奖学金计画,每年提供2万元奖学金以鼓励有志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学生,也推动该会加强与亚洲地区电视业者交流,在我的安排推动下,该会曾访问台湾及香港电视业者,过去该会只集中与欧洲各国的电视业者联繫,从未与亚洲国家交流。

问:大家感到电视新闻记者像「明星」,有知名度,不少年轻人梦想当电视记者,可与我们分享你的工作心得吗?

答:我们时常听到电视主播年薪过百万,这只属于很少数,大部分电视新闻工作者就是一般上班族。工作并非大家想像中的简单,特别我们是户外工作,经常要做现场直播报导,日晒雨淋,承受非常热、非常冷的天气,我们都要让观众了解现场情况如何。

虽然每天下班后,可暂时无须面对电视镜头,但是工作仍然不断,我们要构思已在追访中的新闻线索、联络受访者,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採访车里度过。

最大压力之一是截稿时间,电视与报纸不同,电视新闻节目一分一秒都不能延误,每天上班要谨记节目播出的时间,每天有数次现场直播的截稿时间。

随着高科技及网路的发展,电视新闻记者不再只是靠声音报导新闻,还要写稿。现在我们网站上看到的新闻报导,就是由採访记者亲自撰写。

问:每天的工作这样辛劳,有想过退休或转变工作吗?

答:我在旧金山工作快满40年,这份工作永远为我带来学习动力,每天都学到新知识。既然学无止境,我也从未想过退休。这份工作的最大成就感是与观众一起分享我从工作中学到的新知识。

虽然我每天都面对电视摄影机,与观众接触的机会不多,当我走在路上,有人认得我,与我打招唿时,非常高兴,也乐于聆听观众的意见和批评。

雷永强《小档案》

.1950年,出生于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

.1955-1963年,在克里夫兰市KYW-TV宗教节目演出

.1968年,克里夫兰市KYW-TV实习新闻记者

.1968-1972年,芝加哥WMAQ-TV新闻记者

.1972年,获得西北大学新闻学位

.1972年,获旧金山KGO(ABC7)聘用,该台首位华裔新闻记者

.1973年,因协助警局逮捕银行抢匪获旧金山警局颁发「好市民功章奖」

.1980年,获第一个艾美奖。得奖作品:1979年10月5日现场报导旧金山玛结街狙击枪手事故

.1989年,获第二个艾美奖。得奖作品:1988年10月21日播出特别报导「太平洋地区的挑战:亚洲的将来,美国的机会」,报导亚洲四小龙崛起

.1990年,当选全美亚裔新闻协会(AAJA)全国会长

.1990年,当选全国电视艺术及科学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Television Arts and Sciences)理事会副主席

.1994年,当选全国电视艺术及科学学院理事会主席

.1996年,获全美亚裔新闻协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1999年,获美国华人历史学会表扬为「华裔广播界先驱者」

.2000年,第三度获得艾美奖。得奖作品:1999年现场报导屋崙公车早上通勤时间的严重车祸

.2009年,第四度获得艾美奖:获颁大都会地区晚间电视新闻杰出成就奖

.2011年5月,获旧金山市府颁发「终身成就奖」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