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刘怡明:李安是民族英雄
李安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华人世界都为他兴奋。曾担任李安早期电影「推手」制片人、李安的老友刘怡明25日指出,李安个性温和、不得罪人,但碰上电影坚持完美,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圈多次获奖,「他是民族英雄」。

导演刘怡明与李安在大学时认识,当时刘怡明读政大国贸、李安则在台湾艺专(现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就读,聊天后发现两人同月同日出生,且两人的父亲都在台南一中服务,因而结为好友。后来两人都走上电影的路,李安找刘怡明拍摄「推手」。

刘怡明回忆,大学后各奔前程,两人其实有十多年未见面。一次她的一部短片在纽约参加摄影展,刚好也听说李安在纽约,因此打电话邀请李安参加。碰面后谈得非常愉快,从下午5时聊到早上5时,李安也介绍妻子与小孩互相认识,并透露拍摄「推手」与「喜宴」的构想。

刘怡明说,原先李安找影星陈沖,打算拍摄邮购新娘的故事。但后来「推手」获得优良电影剧本奖,并且得到新闻局辅导金,在中央电影公司徐立功的支持下,决定先拍摄「推手」。李安与Ted Hope、James Schamus等人合作,自己也在美国成立「Ang Lee Production」,开启事业。

「那时我们都开玩笑说当年是李安的『本命年』,一定会有好事发生。」刘怡明说,当年李安36岁,已在家蹲了很多年,一直想要施展拳脚一展抱负。后来果然拿到剧本奖与补助金,「推手」以不到50万美元的低成本小制作,成为李安的成名作,也为国片注入强心剂。

刘怡明指出,当时李安已离开台湾十多年,若要描绘台湾现况可能已经不太准确,因此转而讲述东西文化差异与亲情的故事。「推手」拍摄地点就在纽约,刻画纽约华人的生活环境,很多留学生与侨界热心帮忙拍摄制作。

本身也曾执导三部长片的导演刘怡明说,拍电影极度辛苦,非常耗费心力,「好像用手捧水,手指一放松,水就漏光了。」李安能有如此成就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华人电影环境并不理想,李安能多次获奖真是民族英雄。

刘怡明今年2月7日才在洛杉矶一个剪接、摄影、电影业内人士放映会与李安碰面,当时她就祝福他奥斯卡奖能11项奖都拿下。她说,李安对于「少年PI」也很满意,「他这么谦虚的人都说很满意,可见是『非常满意』。」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