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故意输球 非战之罪
伦敦奥运开场没几天,惊传可能是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禁赛事件。中国、韩国和印尼共八位女子羽毛球选手,因为「不尽全力比赛」被取消资格。一辈子苦练的运动员怎会在奥运赛场故意输球?原来是今年才开始採用的分组预赛规则,造成输球反而对晋级更有利的尴尬情况。禁赛的理由是违反「体育精神」,但体育发展到今日奥运的规模,已经不再是输和赢那么简单。运动员故意输球要丧失用努力追求的目标,纸上谈兵制订规则的人出了错,代价也是运动员承担。

奥运羽毛球原本从预赛开始就是单淘汰,胜者一路晋级直到产生冠军为止。本届改成分组预赛制,用分组战绩断定晋级单淘汰赛的球队和席次。分组战绩越佳者席次越高,淘汰赛对手的席次则越低。

这种赛制的缺点是,如果强队在分组赛意外输球,到淘汰赛就会被排为低种子,造成其他球队为了避免分组战绩太好,在淘汰赛提早遭遇落难强队,故意输球。本届羽球女双正是两支中国队中一支在分组爆冷门被打败,引起其他球队在确定晋级后故意输球闪躲。观众看到两队「比烂」的荒谬战况,抱怨连连。退票不可能,国际羽球协会只好拿球员开刀。

公平竞争取胜,是运动场上再简单不过的原则。但是亿万人观赏的奥运会有太多经济效益、国际关系等复杂因素,许许多多决定早已和「体育精神」无关,规则也必须经常更改。好比过去,职业运动员不能参加奥运的规则大家都能接受,但体育的商业结构剧烈改变,这种规则到今天看来几乎是天方夜谭。90年代开放NBA篮球员打奥运引来很大的批评,「梦幻队」却成为奥运史上令全球体育迷最难忘的参赛者之一。

再说故意输球,熟悉美国职业运动的人都见怪不怪。这和打假球或放水不同,NFL球队为了保持战力,在笃定进季后赛后,经常用替补球员打完最后几场季赛。这些比赛的球票没有折扣,也没听球迷抱怨过。圣安东尼马刺队因为1997年故意输球在选秀会中得到传奇大前锋邓肯(Tim Duncan),换来多年的兴盛。

无论规则有没有道理,既然白纸黑字规定场场要拼尽求胜,被抓到而丧失资格的运动员也怨不得别人。不过奥运的成败是用三面奖牌来衡量。对运动员来说,目标是拿奖牌,不是赢每一场比赛。如果输球能增加夺牌的机会,谁又能说故意输不是「尽全力」?

更多内容请见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