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博物馆新馆长中国通
巴沙迪那市,亚太博物馆新任馆长梅逊(Charles Mason)是土生土长美国人,但12岁开始学习中文,研究中国文化,也多次去大陆和台湾旅游,会咏春拳和太极拳,读中国古诗,是中国通。
梅逊是他的中文名,是教咏春拳的师傅取的,不仅和其英文名同音,还有谦逊意思,师傅希望他文武双全。
梅逊说,12岁那年从父亲那里获得一套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所着的「狄公案」英文版,觉得作者笔下的中国非常神秘,迷上中国文化,开始学习中文。大学还特别去剑桥大学修习中文和历史。这次能成为亚太博物馆馆长觉得非常高兴,能更深层了解亚洲文化,在美国促进和亚洲艺术家的交流。
他说,大学期间两次去台湾,每次逗留几个月,学习中文。1990年用五个月时间在中国大陆四处旅行,曾经花八小时爬黄山看日出,筋疲力尽登顶那一瞬间,觉得景色无比壮观,让他想到唐诗对黄山描述。
梅逊说,当时中国很多人都觉得老外不懂中文,下山买啤酒差点被商家骗。从北京去西安坐了27小时火车,一路上见识不少民生。
他2003年再去中国,感慨变化巨大,看到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在变化。他说,很欣赏中国人传统的家庭和邻里观念,这些在西方国家是截然不同的。希望这种观念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流失。
梅逊家里有很多中文书籍,包括全唐诗、各种历史、建筑等题材书籍,还会朗读唐诗「静夜思」。他说,虽有些古文看不懂,但一遍一遍的硬看,中文阅读能力一直在提高。他最喜欢清代袁枚作品,不仅有人情故事也有烹饪技术和菜点的内容。
他最想回到明清交替时,当时中国对世界开放生意和文化往来,各国人士都来到中国学习。
除研究中国文化,梅逊对日本文化也颇有研究,他说,亚洲文化同根同源,有很多相似处。
就任新馆长两个月,正值亚太博物馆40周年,梅逊说,博物馆虽规模不大,但能增加和观众的互动,让观众获得更具趣味体验。未来会努力增加博物馆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关注亚洲文化,尤其是培养青少年对亚洲文化的兴趣。
梅逊是他的中文名,是教咏春拳的师傅取的,不仅和其英文名同音,还有谦逊意思,师傅希望他文武双全。
梅逊说,12岁那年从父亲那里获得一套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所着的「狄公案」英文版,觉得作者笔下的中国非常神秘,迷上中国文化,开始学习中文。大学还特别去剑桥大学修习中文和历史。这次能成为亚太博物馆馆长觉得非常高兴,能更深层了解亚洲文化,在美国促进和亚洲艺术家的交流。
他说,大学期间两次去台湾,每次逗留几个月,学习中文。1990年用五个月时间在中国大陆四处旅行,曾经花八小时爬黄山看日出,筋疲力尽登顶那一瞬间,觉得景色无比壮观,让他想到唐诗对黄山描述。
梅逊说,当时中国很多人都觉得老外不懂中文,下山买啤酒差点被商家骗。从北京去西安坐了27小时火车,一路上见识不少民生。
他2003年再去中国,感慨变化巨大,看到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在变化。他说,很欣赏中国人传统的家庭和邻里观念,这些在西方国家是截然不同的。希望这种观念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流失。
梅逊家里有很多中文书籍,包括全唐诗、各种历史、建筑等题材书籍,还会朗读唐诗「静夜思」。他说,虽有些古文看不懂,但一遍一遍的硬看,中文阅读能力一直在提高。他最喜欢清代袁枚作品,不仅有人情故事也有烹饪技术和菜点的内容。
他最想回到明清交替时,当时中国对世界开放生意和文化往来,各国人士都来到中国学习。
除研究中国文化,梅逊对日本文化也颇有研究,他说,亚洲文化同根同源,有很多相似处。
就任新馆长两个月,正值亚太博物馆40周年,梅逊说,博物馆虽规模不大,但能增加和观众的互动,让观众获得更具趣味体验。未来会努力增加博物馆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关注亚洲文化,尤其是培养青少年对亚洲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