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珊迪」让纽约经历了「地狱」 学会了「感恩」
前言︰纽约客一向有着独特的优越感,不仅见多识广,拥有着掌控美国经济命脉的华尔街,还总站在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引领着世界时尚艺文和资讯的最前沿;然而这一次光鲜的纽约客面对珊迪飓风来袭,灾后却显得很是狼狈和力不从心,让人想起多年前一部电视剧的开篇旁白,「If you love him, send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 send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ll」(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从感恩节黑色星期五的疯狂购物,到28日纽约市点亮象徵希望欢乐的洛克斐勒中心的圣诞树,全市开始沉浸在欢乐的圣诞假期中。望着曼哈坦5大道一片灯火辉煌的璀璨夜景,有多少纽约客还记得一个月前飓风珊迪来袭,曼哈坦陷入断电漆黑的恐慌?

飓风珊迪在10月29日傍晚抵达纽约,全市一时间交通停摆,学校关闭一周;多少人家园被沖毁,更多人经历了长达一周甚至更长没水没电的日子,不能洗澡也不能沖厕所;停电的餐馆和超市只能眼睁睁看着冻箱里的存货一点点腐坏,损失一天天越积越多;现所有的开车人士则体会着从未经历过的油荒,人生头一遭体验半夜排队、等待数小时、限单双号加油的状况,人人「谈油色变」,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场飓风,未来给了纽约客一个忆苦思甜的机会。

飓风来之前的28日,一如平日上班,但天气已经转冷,且大风不止,还记得那天因为电力公司无法保证供电,曼哈坦下城医院一早便开始撤离住院病人,其中有一位华人母亲,前一天才刚刚诞下幼小的女儿,她在寒风中抱着女儿显得异常冷静,让人钦佩。

29日在公共交通全部停驶的情况下,搭同事的车一起共乘去华埠上下班的路上,才慢慢感到灾难似乎就要来临,一路上我们几乎畅行无阻,平时车多人多的街区空荡荡的,马路也突然显得格外宽阔,整个城市寂静的让人有些不安。下午随同事车回来时雨水已越下越大,车子经过高速公路出口不时溅起积水。

然而真正感受到灾情的还是在31日和同事一起共乘去华埠採访,一整个路上因为没有电,红绿灯已经形同虚设,手机随着离曼哈坦越来越近而慢慢失去信号。直到华埠后,我宛如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因为这里从28日晚上已经停电进入第三天。

「你是记者,你知道什么时候来电吗?」,我一路走着,人们开头都是问这一句。

那一天平时不到五分钟就能走完的东百老匯,我走得特别漫长,看着很多人都一脸疲惫愁容,我的心越来越沉重。路边有超市将冻箱的食品摆出来甩卖,有商家在叫卖着手电筒和蜡烛,有理髮店依靠发电机来营业,三天没洗澡的人们排队来洗头剪髮,街旁有许多人提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排队坐小巴去布碌崙投靠亲友,还有不少人拿着手机蹲在小型发电机旁边排队充电。这样的景象真的让我很难和纽约联繫在一起,但事实是它就在我眼前,如此真实。

还记得一位受访者痛苦地对我说:「家里没水没电啊,我啃了三天面包,来美国20几年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而在街头卖糖葫芦的老先生则从兜里摸出手机感嘆,「电话打不出去,也打不进来啊,已经没电了」。为了不和同事们失去联络,我拿着公司和私人两部手机一边走则一边试图拨电话,除了一部智能手机还能收发电子邮件外,另一部传统老式手机则只能收发短讯。但虽然如此,路上经过一些行人见我拿着有电的手机,都露出羡慕的目光。

而在餐馆林立的摆也街附近,我则隐约闻见一股味道,不知是否是东西已腐坏还是一些店家使用发电机营业散发的气味,很多附近住户直言宁可自己在家煮面随便吃点,也不太敢去餐馆买,怕不新鲜。

为了看是否能联接到网络发稿,我带着公司的小笔电,走进靠发电机营业、位于联成公所楼下的茶餐厅进行尝试,但试了多次都显示有信号,但就是无法连接,终于在试了不下十次后我决定放弃。而就在我准备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一位坐在我旁边的客人问我怎么电脑还有电,在说明记者身分后,这位姓陈的先生对我打开了话匣子,彷彿多日委屈的心情终于有人倾听。他凌乱的头髮用髮箍套着,身上的衣服也是扭结在一起。陈先生一脸痛苦地说,他住在摆也街桥景大厦,三天来不仅没电,还没有水,每天都要去孔子大厦提水,洗澡是问题,沖厕所也是问题,他恨不得去旅馆住上几天,就想洗个澡。在听说东百老匯有理髮店靠发电机营业后,他眼中冒出希望的火花,突然盯着我绽放出笑容,「真的吗?你说的是真的吗?有地址吗?那我一会就去!」我赶忙掏出理髮店的名片,将上面的地址指给他,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

在经历五天停电的生活后,华埠终于在11月2日晚上恢復电力。我在4日结束例休第一天上班,所到商家之处询问实际损失,无不指出比「九一一」还要严重。而走进每一家餐馆,所有经理都正皱着眉头翻着日程本在重新安排原先的酒宴,像是伊利沙白街上最大的金丰大酒楼,从28日下午提早打烊,到4日重新营业,因为停电关门不仅扔掉大批食物,更推掉500多桌酒宴,更不要提早市和晚餐,所损失的,令人咋舌的数万元金额;而珠宝业的冯先生则苦嘆,因为油荒和交通还没有完全正常,恢復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

也许就像我在灾后採访的一位餐馆华人老闆说的那样,「如果说九一一(恐袭)给人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影响,这一次造成的损失都是实实在在的」。经过「九一一」这样惊天动地历史事件和悲剧的纽约客,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只是这一次万万没有想到,这场飓风把人的生活「逼」得如此局促不安,在如此一座繁华和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会中,这种窘迫透着一种不可名状的荒唐感。真的希望这一次磨折之后,我们都会懂得感恩和珍惜;而纽约客除了优越感之外,也能多一些别的东西。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