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诈老案」剧升 每年狂盗26亿元
美国针对老人的诈欺案件越来越多,每年有数百万老人上当受骗。调查显示,越来越多耆老成为经济诈欺的受害者,每年损失高达26亿元。在11日州众议会老人委员会主席Joan Millman及银行委员会主席Annette Robinson主持的公听会上,出席市政官员及社团代表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心智衰退的老人族群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对象,但近年来耆老诈骗又以医疗诈骗及房屋诈骗为大宗。

纽约州老人厅(New York State Office for the Aging)执行行政总监Greg Olsen昨日引用大都会人寿2011年报告,指针对耆老的金融诈骗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26亿元,「仅有15%的耆老诈欺案受害人报警」,一些受害人甚至从未意识到被骗,而耆老认知和记忆能力衰退,难以为警方作证,使涉嫌骗子从轻判刑。Olsen表示,针对耆老的财务诈欺可谓防不胜防,成年子女、朋友、护理人员、邻居或法律、会计和财务专业人员都可能利用耆老的弱点,盗用他们的钱财。

纽约州金融服务厅(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执行副厅长(Executive Deputy Superintendent)Joy Feigenbaum指出,在经济不景气环境下,纽约地区以老人为目标的房屋诈骗案急剧上升。Feigenbaum表示房屋抵押诈骗案的受害者,大部分都是不同族裔的老人,原因是很多骗徒看准老人大多已把房屋贷款付清,但手上没有充裕的金钱,是最易上当的目标。部分失去工作、无力继续支付房贷的屋主及房屋价值缩水、寻求重新贷款(Refinance)的屋主,也都是房屋贷款诈骗案的目标。此外,为亲朋好友做担保也常使耆老们陷入财务危机。

Feigenbaum还提出很多房屋贷款的诈骗样本:骗徒假称可以让受害人提高信用分数,让陷入房贷困境的受害者将房屋转入其他人名下,结果是骗徒把受害人的房屋产权用移花接木的方式转移,令受害人失去房屋;还有利用合同上不公平方式做假,以低利息为诱饵,让首次购屋的老人陷入圈套。

Robinson则表示,她曾耳闻不肖装修公司以免费房屋检查为由骗耆老开门,随后小题大作,让耆老相信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只有经过庞大工程才能修復;更有甚者,故意破坏耆老住家,强迫其付费修理。

而最难防范的还是医疗诈骗。Millman表示,时常耳闻护理人员整天对耆老进行洗脑,藉机敛财;而不肖老人中心也看准老人行动不便的依赖性,设立诸般好听却无实质意义的服务项目,并超收照护及药剂费用,榨取老人钱财;但保险诈骗才是医疗诈骗之大宗,诈骗者假称自己是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工作人员,编造各种理由,譬如谎称耆老的Medicare有错误,或利诱耆老参加电话调查以获得免费医疗产品或处方药计画,要求耆老提供Medicare、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社安号、信用卡和银行帐户号等个人信息。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