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熟食车抢客 餐馆叫苦
曾经在曼哈坦街头风行一时、引起美食网站争相追捧的中东食物(Halal)熟食车,也许是因为市场饱和,近两年陆续向市郊转移。但是皇后区贝赛(Bayside)及橡园(Oakland Gardens)地区的餐饮业者对这些外来的对手并无好感,纷纷向民选官员陈情。代表橡园的市议员魏普林(Mark Weprin)以担心安全卫生及「不公平竞争」为由,要求市府单位对此现象展开调查。但熟食车小贩却表示「社区居民很喜欢我们,还要求我们别走」。

来自福州的杨老闆最近很苦恼。八年前他租下了位于贝尔大道近73大道的店面,考虑邻近中餐馆与美式餐厅的竞争,他决定卖墨西哥食物,多年来相安无事。但大约半年前,餐馆前的人行道出现了一部熟食车,贩售中东食物。消费者都爱尝鲜,很快地,每到中午,熟食车前便排起一条小人龙。面对突然而来的挑战,他除了推出99分的塔可(taco),也将菜单的种类一举增加到近90种料理。

「我们都是新鲜食材现做,他们只是重复加热;我卖五元,他卖四元;但我还要付税、交房租!」傍晚用餐时刻,杨老闆的店内客人寥寥可数。事实上,早在这部熟食车出现的第一天,杨老闆便通知房东,请房东报警。但由于熟食车有市府执照,加上并未影响交通,警方也无计可施。熟食车业主还表示,「政府给我执照,有意见你去找政府。」

不久,附近的几家餐厅老闆联合起来向办公室就在对街的市议员魏普林施压。「大家都去开熟食车算了,看政府找谁收税!」他们抗议。魏普林则表示,在许多校园及公园,这类餐车的确不可或缺,但把餐车停在餐厅前,贩售类似的食物,的确不公平。

纽约街头小贩组织(Street Vendor Project)发言人Sean Basinski指出,路边小贩贩售的商品,等级绝对与商店无法相比。事实上,小贩们为商家吸引更多人潮,彼此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指着门前的卫生评级A,杨老闆对记者说:「我每天下班前要花两个小时打扫,但他们的厨师连洗手的地方都没有。」他建议若要公平竞争,熟食车也应纳入卫生评级。由于熟食车只能以铁板加热食物,杨老闆刻意添加了包含炸香蕉在内的几款油炸点心应对竞争。隔壁的中餐馆则顺势推出全新「低脂、低盐、低糖」健康菜单吸引不同顾客群。

熟食车内的雇员穆罕默德今年22岁,半年前刚从阿富汗来到美国。手握切菜刀、满面笑容的穆罕默德说:「这就是纽约,大家公平竞争!」他告诉记者现在经济不好,大家都想省钱,而且他们已经有许多忠实顾客,还曾有一个律师客人给他名片,表示如果熟食车打算换位置,一定要事先通知。「我们还有自己的脸书喔!」他说。

这是穆罕默德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每周两天他在这充当厨师,从上午11时到傍晚7时,业主一天付他40元。未来,他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读大学,由于受多家餐厅联合排挤,他只能借用附近鞋店的厕所,「这大概是原本没料到的。」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