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机器人大赛 华生热情挑战
华裔学生们对科研的高度兴趣展现在2012 FIRST机器人设计大赛中。两位来自皇后区艾姆赫斯特新城高中(Newtown High School)的华裔学生陈擎天和陈基宏(Kevin Chang),将他们对科研的热情注入在机器人大赛中。两人今年分别为第二次和第四次代表新城高中组队参加FIRST机器人大赛。
陈擎天今年12年级,五年前从福州移民到美国,一直就读于新城高中。他表示,刚来美国时英文一窍不通,因此渐渐喜欢上数学以及理工学科。去年他听到微积分老师Liz Dela Cruz招人参加FIRST机器人大赛,他自告奋勇参加,从此就爱上了机器人设计。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他还号召五位华人加入团队。陈擎天表示,这个比赛最挑战的地方,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创意做成成品。另外,软体研发也很艰鉅,这六周的时间「几乎都不能睡觉」。他希望大学能够就读机械工程,研发各式各样的机器人。
陈基宏则是新城高中的校友,目前就读于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电脑工程系。美国出生长大的他笑容腼腆,但说起机器人来滔滔不绝。他在2008年即代表新城高中组队参加机器人比赛,由于经验丰富,即使在毕业后,他仍每年回学校协助学弟学妹参赛。
他说,比赛最具挑战的部分不是设计的过程,反而是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他说设计机器人需要一个非常有默契的团队,团队人员若能有默契相互激盪,成品会更加完美。他觉得参与比赛最有成就感的,是「设计出跟人一样高大且会完成指令的机器人」,将来,他希望参与科学团队,研发机器人。
该团队指导老师Liz Dela Cruz表示,新城高中从2008年开始每年参与FIRST机器人大赛,虽然从没拿过大奖,但是学生们在过程中,都学习到很多实务经验以及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意力。她表示,该校的华裔学生对科研有极高的兴趣,今年的28人团队中,就有六名华裔学生。她说校方一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类比赛,虽然过程中充满挫折挑战,但她总会鼓励学生说,参与就是最大的收穫。
陈擎天今年12年级,五年前从福州移民到美国,一直就读于新城高中。他表示,刚来美国时英文一窍不通,因此渐渐喜欢上数学以及理工学科。去年他听到微积分老师Liz Dela Cruz招人参加FIRST机器人大赛,他自告奋勇参加,从此就爱上了机器人设计。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他还号召五位华人加入团队。陈擎天表示,这个比赛最挑战的地方,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创意做成成品。另外,软体研发也很艰鉅,这六周的时间「几乎都不能睡觉」。他希望大学能够就读机械工程,研发各式各样的机器人。
陈基宏则是新城高中的校友,目前就读于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电脑工程系。美国出生长大的他笑容腼腆,但说起机器人来滔滔不绝。他在2008年即代表新城高中组队参加机器人比赛,由于经验丰富,即使在毕业后,他仍每年回学校协助学弟学妹参赛。
他说,比赛最具挑战的部分不是设计的过程,反而是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他说设计机器人需要一个非常有默契的团队,团队人员若能有默契相互激盪,成品会更加完美。他觉得参与比赛最有成就感的,是「设计出跟人一样高大且会完成指令的机器人」,将来,他希望参与科学团队,研发机器人。
该团队指导老师Liz Dela Cruz表示,新城高中从2008年开始每年参与FIRST机器人大赛,虽然从没拿过大奖,但是学生们在过程中,都学习到很多实务经验以及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意力。她表示,该校的华裔学生对科研有极高的兴趣,今年的28人团队中,就有六名华裔学生。她说校方一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类比赛,虽然过程中充满挫折挑战,但她总会鼓励学生说,参与就是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