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要测定全球各物种基因组
2011年夏天曾在欧美13个国家爆发严重的大肠桿菌感染,造成数千人病倒,49人死亡。当时有一家基因测序与图谱公司在三天内破解大肠桿菌基因密码,并在五天内提供免费的诊断剂,让研究人员得以追查菌株源头,遏止了大肠桿菌的蔓延。
这家基因测序与图谱公司是由华人创办的「华大基因」(BGI),目前已跃居为全球规模最大,共有4000名员工。创办人是大名鼎鼎的杨焕明博士,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总部位于义大利的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杨焕明也于2011年被美国总统委员会任命为国际研究小组成员,任务是研究生物科技的伦理议题。
杨焕明8日在旧金山马士孔尼中心举行的全美人类基因学会年度大会发表演讲,他指出,目前全世界基因组数据库中,华大基因的数据库资料即占三分之一。「人类基因组是一本天书,研究这本天书将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杨焕明说:「我们最近才发表一篇论文,就是2型糖尿病不仅跟基因、饮食有关,也跟肠子里的微生物有关。这项发现很受国际重视,对于糖尿病研究有重大影响。」
杨焕明表示,华大的目标是要测定全球各物种的基因组,2009年研究熊猫基因组,发现保存熊猫工作还来得及,并找出为何熊猫不吃肉的原因:「熊猫少了一种嗅觉基因,因此对肉类的味道没有感觉。熊猫基因谱里没有消化竹子的基因,牠是靠肠子里的细菌消化竹子。」
今年「华大基因」不仅研究棉花、牦牛、牡蛎的基因组,也研究水稻与黄豆的基因组。「从水稻的研究,可找出不同品种稻米产量与口味的不同。黄豆的研究对我们的饮食影响更大,酱油跟豆腐都是黄豆做的。」
「华大基因」最新的进展是着手收购南湾山景城的「完整基因学」公司,正在洽商中。
更多科技新闻请见
这家基因测序与图谱公司是由华人创办的「华大基因」(BGI),目前已跃居为全球规模最大,共有4000名员工。创办人是大名鼎鼎的杨焕明博士,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总部位于义大利的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杨焕明也于2011年被美国总统委员会任命为国际研究小组成员,任务是研究生物科技的伦理议题。
杨焕明8日在旧金山马士孔尼中心举行的全美人类基因学会年度大会发表演讲,他指出,目前全世界基因组数据库中,华大基因的数据库资料即占三分之一。「人类基因组是一本天书,研究这本天书将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杨焕明说:「我们最近才发表一篇论文,就是2型糖尿病不仅跟基因、饮食有关,也跟肠子里的微生物有关。这项发现很受国际重视,对于糖尿病研究有重大影响。」
杨焕明表示,华大的目标是要测定全球各物种的基因组,2009年研究熊猫基因组,发现保存熊猫工作还来得及,并找出为何熊猫不吃肉的原因:「熊猫少了一种嗅觉基因,因此对肉类的味道没有感觉。熊猫基因谱里没有消化竹子的基因,牠是靠肠子里的细菌消化竹子。」
今年「华大基因」不仅研究棉花、牦牛、牡蛎的基因组,也研究水稻与黄豆的基因组。「从水稻的研究,可找出不同品种稻米产量与口味的不同。黄豆的研究对我们的饮食影响更大,酱油跟豆腐都是黄豆做的。」
「华大基因」最新的进展是着手收购南湾山景城的「完整基因学」公司,正在洽商中。
更多科技新闻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