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难以「消化」的美意
终于有官员站出来,替餐馆说话了。

纽约市自2010年7月实施「餐馆评分制度 (grading system)」以来,全市2万4000家餐馆,有76%得到最高等级的「A」 (卫生检查的扣分不超过13分)。但是,得「A 」的过程,有的曲折,有的耗时,并非家家一蹴而就。其他24%得「B」 (扣分13~27分)、「C」 (扣分超出28分),以及「申请评分中 (grading pending)」的餐馆,为了得「A」,天没亮就去排队申辩,被卫生局一再复检,罚了又罚,苦水一堆。

这是市议长柯魁英 (Christine Quinn)提出,评分制度是否对餐馆公平的原因。

餐馆为了「A」,注意卫生,造福消费者,这是评分制度的好处,无庸置疑。但是,就像所有的政府的管理方法一样──立意良好,却免不了增加负担。

卫生局督察,从157人增为180人,多出23人的薪水与福利,已由卫生局增编320万元预算。餐馆被检查的次数,从6 万次,增为8万5000次。餐馆罚款,从上一会计年度的3290万元,估计增为3630万元。餐馆业者抱怨,严查卫生,为的是变相增加市府收入。实际上,市府多收的餐馆罚款,已被人事费用消耗掉了。

市议长提出质疑的同时,她也唿吁餐馆业者上网参加问卷调查,藉以抒表业者立场。可惜的是,问卷全用英文,对纽约市2000多家中餐馆来说,是难处相当的路障。

问卷有22道题,前15题是选择题,在网上点击就可做答,第16题到第22题是问答,难度不小。例如,第21题「卫生局可如何改进检查程序?」这要才多少英文程度,才能把状况交待清楚?

市议长立意良好,却无法直接帮助中餐业者。这是政府在管理上的一贯现象。

(网址:ny.worldjournal.com/bigapple;联络电邮:juniemuller@worldjournal.com)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