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张梅驹 中国挥毫繁体之美
曾为已故圣严法师代笔多年的书法家张梅驹,最近多了一个头衔「春慈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每年有五个月时间在中国推广「繁体字书法」。现有西南大学、四川美院、重庆大学各校研究生50多人,以及中国产官学界数百人跟随张梅驹学习书法艺术。

张梅驹表示,没有想到在中国教授繁体字书法,会受到热烈欢迎。许多学生向他说,台湾确实保存了传统中华书法艺术文化,「这是因为文革期间,许多传统文化遭到破获,再加上简体字的推行,许多繁体字代表的文化内涵,也随之消失。」

张梅驹指出,中国现有许多学者专家和知识分子「热烈拥抱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于2011年5月推广「软实力、文创」,开始研究中国传统经典、传统文化;在全国电视上不断有「百家讲堂」,谈论语、庄子、老子等古籍经典。

「中国现在希望人民能够认识繁体字,」张梅驹指出,简体字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原因,但要认识中华古典文化精华,还是要先认识繁体字,「现在去中国的书局,里面卖的古典书籍,全是繁体字。」

「中国要人民认识繁体字,有它的好处,」便利和台湾以及世界各地和华人交流,扩展视野,增加软实力,提高人民的素质。张梅驹说:「中国现在大、中、小学都在推广繁体字。」

「文字隐含着文化的密码,」张梅驹表示,文字和生活是活生生的结合,几千年来的演进,每个中文字都有它的特别含意。「文字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文字实际包含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他说:「在文字中可以看得出个人的修养修为,也就是所谓的『有诸中,形于外』。」

张梅驹多年前的一位学生,在四川重庆经营大企业之余,邀请他到中国传授书法,除提供数百万人民币成立基金会之外,还提供奖学金给前来研习的学生;令张梅驹非常感动,接下这个各地奔波的文教工作。

张梅驹表示,传统书法艺术中有「三过折」、「折钗股」、「偃侧宽」、「仰中窄」、「策马入林」、「借力使力」的笔法,原已失传,现在有机会传回中国,在中国又有许多热心学习的学生,「希望能将这些传统的书法艺术,在中国发扬光大。」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