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昌遗孀:让儿子通过电影认识父亲
由旧金山电影协会和台北驻旧金山经文处合作举办的台湾电影节12日开幕。开幕片「阵头」导演冯凯偕妻子蒋明烨、「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导演曹瑞原,以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导演杨德昌的遗孀彭铠立都参加了开幕酒会。
彭铠立表示,2007年杨德昌过世当年,她曾带他的电影到许多国家放映,之后几年比较少。最近两年,每年都有约100天随杨德昌的作品到世界各地。
她说,这样做主要是为了12岁的儿子。因为他几乎不认识父亲,杨德昌的电影就是他的遗产,在全世界获认可的程度很高。带儿子看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怎么看爸爸的电影,见爸爸生前的朋友。用这种方式认识父亲,是他「特殊的命运」。
彭铠立透露,美国观众对「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反应一直很好,「因为这部电影不只是台湾建国中学小朋友的故事,而是外来年轻人和在地年轻人之间的故事。背景不同的人在一起就会有文化差异。好比我的儿子现在12岁,已经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华裔背景。这样的电影在旧金山这个文化包容性强的都市很适合。」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是1994年李安电影「饮食男女」的续集。导演曹瑞原说:「『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今年3月在亚洲上映,但宣传做得并不好,票房不理想,有点可惜。或许是因为前一集的光环,所以被邀请参加影展。可以让多一点人看到,也是好事。」
曹瑞原表示,续集中的家庭结构和「饮食男女」很像,但是背景和故事都不一样,演员也只有归亚蕾来自第一集。他拿到脚本时感觉有很多空间可以发挥,而不是复制15年前的电影。不过,「许多人只看表面故事,其实背后的涵义是用简单的、清新的方式面对人生。第一集比较着重描写慾望,看过第一集的观众可能会期待比较多情绪的波折。」
曹瑞原表示,没看过第一集的观众普遍较能了解「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的涵义。参加柏林影展也受到很大的迴响,电影结束后鼓掌十多分钟。他说:「在世界遭遇许多困境和灾难之后,现代人比较想要单纯的东西。」
彭铠立表示,2007年杨德昌过世当年,她曾带他的电影到许多国家放映,之后几年比较少。最近两年,每年都有约100天随杨德昌的作品到世界各地。
她说,这样做主要是为了12岁的儿子。因为他几乎不认识父亲,杨德昌的电影就是他的遗产,在全世界获认可的程度很高。带儿子看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怎么看爸爸的电影,见爸爸生前的朋友。用这种方式认识父亲,是他「特殊的命运」。
彭铠立透露,美国观众对「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反应一直很好,「因为这部电影不只是台湾建国中学小朋友的故事,而是外来年轻人和在地年轻人之间的故事。背景不同的人在一起就会有文化差异。好比我的儿子现在12岁,已经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华裔背景。这样的电影在旧金山这个文化包容性强的都市很适合。」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是1994年李安电影「饮食男女」的续集。导演曹瑞原说:「『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今年3月在亚洲上映,但宣传做得并不好,票房不理想,有点可惜。或许是因为前一集的光环,所以被邀请参加影展。可以让多一点人看到,也是好事。」
曹瑞原表示,续集中的家庭结构和「饮食男女」很像,但是背景和故事都不一样,演员也只有归亚蕾来自第一集。他拿到脚本时感觉有很多空间可以发挥,而不是复制15年前的电影。不过,「许多人只看表面故事,其实背后的涵义是用简单的、清新的方式面对人生。第一集比较着重描写慾望,看过第一集的观众可能会期待比较多情绪的波折。」
曹瑞原表示,没看过第一集的观众普遍较能了解「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的涵义。参加柏林影展也受到很大的迴响,电影结束后鼓掌十多分钟。他说:「在世界遭遇许多困境和灾难之后,现代人比较想要单纯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