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卡式录影带 移民社区特徵
韩裔录影带店Hwang Jae Video的韩裔顾客前来租看心爱的韩国肥皂剧,「傻瓜妈妈 (Dumb Mom)」和「美味人生 (Delicious Life)」尤其受欢迎。

「纽约时报」报导,有些顾客偏爱卡式录影带(VHS),而不是光碟DVD。店内的货架上放了数以千计各类电影电视的卡式录影带,另有许多整齐堆放在地上。

66岁的顾客朴英爱 (Youngae Park,音译)说:「我是旧时代的人。」她拿了三盒卡式带,足够看一周。

在这个流行线上播放和蓝光碟的时代,笨重的卡式录影带仍有其存在的地方:纽约市的移民社区。

录影带对俭僕的移民来说,特别是年纪大的人,有其存在价值。这些人似乎较不愿接受不断替换、追上时代的美国消费文化。他们认为录影带还不错,没有必要追求最新的技术。

皇后区杰克逊高地哥伦比亚区的领袖杜邦 (Orlando Tobon)说:「移民对自己没有的东西不大捨得买,若物件仍可使用,他们会继续使用。」

在哈林,一家塞内加尔裔的商店内,放满非洲电影卡式带。在皇后区,至少另有两家商店有录影带租赁,分别由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裔经营,为南亚裔移民提供「宝莱坞」电影。杰克逊高地也有一家秘鲁裔商店,为拉美裔提供录影带。

有些店主说,虽然录影带的销售和出租只占一小部分,并已式微,但年长移民不像年轻一辈的容易接受新事物。

Hwang Jae Video的顾客、60岁的南韩移民崔济淑 (Jesook Choi,音译)说,她有一部DVD播放机,但未使用过。

她说:「当我想看的时候,不会启动。」她租了两盒韩国电视剧录影带,觉得看录影带「像感觉到古老的韩国传统的味道」。

52岁的Hwang Jae Video老闆金龙宇 (Young Woo Kim,音译) 1989年从南韩抵达艾姆赫斯特 (Elmhurst)后,开了这家店舖。当年录影带最受欢迎,如今估计只占他业务的三成,但仍超过其他提供录影带的店。有许多顾客持续租看南韩的新电视剧和电影,他也提供DVD版本,但有些顾客宁爱录影带,每周租金1元。

他说,为体贴新移民立足不易,他不收取逾期罚金。

由于租金低,他说现在经营有点困难。

有些店主说,部分顾客认为录影带比DVD耐用。

录影带的生存受到地方限制,店主抱怨大量录影带堵塞储藏室,占去宝贵的货架空间,也较难出售,即使售价低至10分,也乏人问津。

自1998年以来,55岁的桑戈提 (Mamadou Sangotte)一直在Lenox Avenue经营一家小店。像「绝地战警 (Two Bad Boys)」和「亿万富翁俱乐部第三集 (Billionaires Club 3)」,已放在货架上难以拿到的地方,但把这些录影带丢掉似乎可惜。

桑戈提和其他店主说,只要录影带的存货仍可赚取一点收入,他们仍愿意保留,即使店里凌乱,也还可以忍受。

皇后区阿斯托利亚 (Astoria) 30大道的Video Express老闆,忠于录影带,但不是为了其带来的微薄收入,而是为了怀旧。

65岁的店主麦苏卡斯 (Constantine Matsoukas)说:「录影带几乎没有利润,但我不会丢掉。」

麦苏卡斯在希腊出生和长大,1960年代末来到美国,于1979年开设第一家录像店,并把业务扩展至全市,但由于线上播放和影视租赁业式微,他关掉所有店舖,只留下30大道这一间。

他现在有4万盒录影带,绝大部分都是塞进箱子和垃圾袋,堆在地下室,其余的放在书架上或堆在地板上和柜台上。

麦苏卡斯承认,他们佔用了大量空间,并很难卖出,甚至1元10盒也没有人要。最后他尝试赠送一些给公共图书馆,但被拒绝。

但对他来说,除了继续保留外,别无选择。他就像一个录像带的守护神,收购关门商店的录像带存货,去年10月关门的Blockbuster是其中之一。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