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费 老中小气?
中餐馆在美国还是相当吃香,中餐不论对老中还是主流人士,都有莫大的吸引力。当然,在美经营中餐馆非常辛苦,当服务生更是不容易,底薪低不说,主要收入靠小费,而客户源主力又是老中,小费给得可怜;不过,消费者也有话说,老中服务生态度实在需要向主流学习;服务好,客人吃得开心,小费自然捨得多给一些。
有人在餐馆里,看到服务生对老中客人一个嘴脸,对洋人又是另一个样子,实在看不惯他们谦卑屈膝「媚外」的态度。其实,完全不能怪服务生,他们不是「媚外」,而是「媚钞票」;一般而言,洋人小费给得中规中矩,服务上自然比较勤快些。
由于亚洲没有给小费的习惯,来美后很多人也就常「忘记」,然而今日资讯发达,华文媒体也一再提醒,不要忘记给小费,要是今天在美国的餐馆吃顿饭,仍会忘记给小费,实在说不过去。
当然,一般而言,老中并不小气;如果来美时间较长,知道服务生收入以小费为主力,或曾经在餐馆端过盘子,知道其中辛酸,将心比心,给小费都会大方一些。
据传小费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当时酒店饭桌中间摆着一个碗,写着「保证服务迅速」,顾客将零钱放入碗中,便会得到服务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以后这种做法不断延续扩大,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用来感谢服务人员的报酬形式,并且在世界多数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流行开来。
所以,小费的前提是「保证服务迅速周到」,中餐馆的服务生在拿小费的同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周末中午,是中餐馆最忙的时候,如果服务稍慢些,也能谅解。但是如果从头开始,要一杯冰水,到吃完饭结帐,冰水还未送来,而埋单时服务生又没有一句客气话,似乎完全忘了那杯冰水的存在。在这种情形下,让消费者付小费时如何大方,即使按规矩付了,也是付得咬牙切齿。
此外,小费是自愿的,消费者吃得开心后,愿意多付些服务费;虽说已成不明文规定,不给是不礼貌,但如果真有人不给,不外乎是服务太差,或是确实「忘了」;虽说是消费者不对,但真有服务生追到店外,直嚷:「你忘了给小费」,这也有点太超过了。
服务周到不外乎是「笑脸迎人」,客人对中餐馆服务也没冀求多么高的水准,但脸一直塌着,忙着和「自己人」说话,视客人为路人;或是在点菜时,一直推荐贵的菜,客人不点,立时不耐烦,这些都是中餐馆常见的情形。想要小费多,就要多学、多做,华航的广告语「以客为尊」,说得一点都不错,能做到这一点,保证小费滚滚来。
有人在餐馆里,看到服务生对老中客人一个嘴脸,对洋人又是另一个样子,实在看不惯他们谦卑屈膝「媚外」的态度。其实,完全不能怪服务生,他们不是「媚外」,而是「媚钞票」;一般而言,洋人小费给得中规中矩,服务上自然比较勤快些。
由于亚洲没有给小费的习惯,来美后很多人也就常「忘记」,然而今日资讯发达,华文媒体也一再提醒,不要忘记给小费,要是今天在美国的餐馆吃顿饭,仍会忘记给小费,实在说不过去。
当然,一般而言,老中并不小气;如果来美时间较长,知道服务生收入以小费为主力,或曾经在餐馆端过盘子,知道其中辛酸,将心比心,给小费都会大方一些。
据传小费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当时酒店饭桌中间摆着一个碗,写着「保证服务迅速」,顾客将零钱放入碗中,便会得到服务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以后这种做法不断延续扩大,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用来感谢服务人员的报酬形式,并且在世界多数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流行开来。
所以,小费的前提是「保证服务迅速周到」,中餐馆的服务生在拿小费的同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周末中午,是中餐馆最忙的时候,如果服务稍慢些,也能谅解。但是如果从头开始,要一杯冰水,到吃完饭结帐,冰水还未送来,而埋单时服务生又没有一句客气话,似乎完全忘了那杯冰水的存在。在这种情形下,让消费者付小费时如何大方,即使按规矩付了,也是付得咬牙切齿。
此外,小费是自愿的,消费者吃得开心后,愿意多付些服务费;虽说已成不明文规定,不给是不礼貌,但如果真有人不给,不外乎是服务太差,或是确实「忘了」;虽说是消费者不对,但真有服务生追到店外,直嚷:「你忘了给小费」,这也有点太超过了。
服务周到不外乎是「笑脸迎人」,客人对中餐馆服务也没冀求多么高的水准,但脸一直塌着,忙着和「自己人」说话,视客人为路人;或是在点菜时,一直推荐贵的菜,客人不点,立时不耐烦,这些都是中餐馆常见的情形。想要小费多,就要多学、多做,华航的广告语「以客为尊」,说得一点都不错,能做到这一点,保证小费滚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