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票站 华裔减 南亚裔增
法拉盛主要投票站,站务人员均认为华人投票热情未如前次初选,猜测原因为:刘醇逸初选落败后,没有华裔参选重要职位;顾雅明参选连任以及市级主要职位竞选,胜负并无悬念。许多华人选民表示,除了市长及市议员,因对其余职位候选人认识有限,没有圈选任何人。至于选票背面的公投案,站务人员指出,若非现场提醒,多数华人不知有此公投,似乎也只对纽约州建赌场的法案有兴趣。20小学站务人员分析,虽然早晨投票的华人明显比初选时少了一半,即便全天投票人潮不断,下午6时后也是每部投票机都有人排队,但整体仍然不及初选。人员也发现,询问如何投票的人不多,可见多数都是老选民。但也有新移民首次投票,都说一定要投新市长一票,参与这历史时刻。从许多韩裔选民手中只有韩裔市议员候选人韩善熙的传单观察,族裔在法拉盛仍是重要因素。此外,与前次市长选举相比,南亚裔选民也有明显增加。244小学站务人员指出,晨起投票族至少比上次普选少了约四成,也没看出新移民投票者的变化,约半数选民不知有公投法案,而且许多人嫌太复杂、字太小根本不看。由于多位候选人同时代表不同政党,也有很多人「见名就圈」,造成重复圈选,最后才知变成废票。40岁的李先生今年4月刚成为公民,为了支持刘醇逸在初选前加入民主党。身为新选民,他说自己很少留意华裔民选官员选前对候选人的背书,也想藉此给读初中的儿子一个示范,学习独立思考。不认为一定要投华人,因为曾受西语裔候选人瓦兹凯兹协助处理住屋纠纷,他投了对方一票。90岁的聂清华过去经营餐馆,33岁成为公民后便一直是共和党员。目前他是法拉盛两间老人中心的会员,为感谢顾雅明长期捐款,让看护推着轮椅来投票。市长他选了白思豪,理由是相信刘醇逸的推荐,「他是主计长,也参选市长,最了解市政及每位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