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告示勿拆封 网友起激辩
本报日前报导艾尔蒙地Home Depot在水管区贴满「勿拆封」中文告示,让华人「很受伤」报导,引起网友激辩。有人认为,华人应反躬自省,也有人认为美国顾客至上,只要在规定期限退还商品,即使拆封一样能退钱,该店可能有员工不懂此政策,才会犯此乌龙。
律师说,类似做法只会影响商号形象,拆封法律上完全合法。在美国居住多年的华人则说,不敢说美国没有歧视,媒体及华人自发性的监督是有必要,以便在这类做法形成模式前,及时发声制止。
事实上,以中文告示提醒华人遵守规矩或礼仪,此前已有前例。去年宾州某大学草坪即张示中文「请勿践踏草坪」告示。张姓媒体工作人员在哈仙达冈一家日式餐馆,看到书架有杂志给等候的客人翻阅,竟有中文写着「请不要偷杂志」。虽说日文与中文某些用字及词句相通,仍让她震惊。
蒙特利公园一家中文书局,在卖杂志架子上张示「杂志已经很便宜啦,不要再看了」中文告示。法国某大酒店则曾传出张贴「不要喧哗」的中文告示。有网友说,曾在医师诊所看见中文字标明「请不要讨价还价」,唿吁同胞争口气好不好?
类似事件经媒体报导,有网友认为,类似警告肯定是很多类似事件发生,让商家造成困扰的结果,因此唿吁「不要不舒服,有过则改,无则共勉。」也有网友表示,看到类似告示心里不舒服,但这确是中国人陋习,要改!
本报报导则引起网友「Reader123」及「怎么来的怎么去」留言说,曾经真在Costco看到华人拆人家商品「检查」。前者曾亲眼看见华人拆开卫生棉(实在搞不懂,又不能当场用)、水果(不但拆开,还当场试吃,然后用别盒的大颗换这盒的小颗)、饮料(拆盒试喝,人家一盒24瓶,就不能卖了)。认为贪小便宜是华人通性,久而久之会造成别人歧视。因此要别人尊重,自己要先尊重自己。
后者说,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通常是99%不贪小,1% 贪小,就成了今天这局面。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网友「Mao」说,在美国顾客至上,所有大公司清楚写明,顾客在某限期不论原因皆可退货。一些主流连锁商号只要消费者询问,工作人员都乐意用剪刀剪开或撕开塑胶密封产品,让你看清楚试试看,以免买了再退更麻烦。Home Depot张贴勿拆封中文告示,雇员必定是不了解这项规矩。
台美律师协会前会长吕学铭说,如果华人单独被商号挑出警告,有必要以群体力量发声抗议,争取权益。但这种情形不涉及歧视,美国目前由法律规范禁止歧视,只限于雇用及买、租房子时,如商家在店里张示「不聘雇亚裔」,固然涉及歧视违反法律,但若张示「不服务亚裔」,只会让商家形象在亚裔社区减分,却完全合法。
今年帮助儿子陈介飞角逐联邦众议员的陈坤元说,前述作法是否扩大,有必要密切注意,因为美国虽选出非裔总统,针对非裔的歧视仍存在,不排除华人也成为歧视对象。
亚凯迪亚华人协会顾问朱碧云说,该市鲍尔温街多家主流零售店都有中文告示,都是类似「我们可以协助您吗?」的善意提醒。提及该市商会有华人成员,大家都会帮忙看紧商号,是否有出现对华人不礼貌的情形。
艾尔蒙地Home Depot经理Javier Marquez21日说,一切都是误会,相关告示早就拿下来了。
律师说,类似做法只会影响商号形象,拆封法律上完全合法。在美国居住多年的华人则说,不敢说美国没有歧视,媒体及华人自发性的监督是有必要,以便在这类做法形成模式前,及时发声制止。
事实上,以中文告示提醒华人遵守规矩或礼仪,此前已有前例。去年宾州某大学草坪即张示中文「请勿践踏草坪」告示。张姓媒体工作人员在哈仙达冈一家日式餐馆,看到书架有杂志给等候的客人翻阅,竟有中文写着「请不要偷杂志」。虽说日文与中文某些用字及词句相通,仍让她震惊。
蒙特利公园一家中文书局,在卖杂志架子上张示「杂志已经很便宜啦,不要再看了」中文告示。法国某大酒店则曾传出张贴「不要喧哗」的中文告示。有网友说,曾在医师诊所看见中文字标明「请不要讨价还价」,唿吁同胞争口气好不好?
类似事件经媒体报导,有网友认为,类似警告肯定是很多类似事件发生,让商家造成困扰的结果,因此唿吁「不要不舒服,有过则改,无则共勉。」也有网友表示,看到类似告示心里不舒服,但这确是中国人陋习,要改!
本报报导则引起网友「Reader123」及「怎么来的怎么去」留言说,曾经真在Costco看到华人拆人家商品「检查」。前者曾亲眼看见华人拆开卫生棉(实在搞不懂,又不能当场用)、水果(不但拆开,还当场试吃,然后用别盒的大颗换这盒的小颗)、饮料(拆盒试喝,人家一盒24瓶,就不能卖了)。认为贪小便宜是华人通性,久而久之会造成别人歧视。因此要别人尊重,自己要先尊重自己。
后者说,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通常是99%不贪小,1% 贪小,就成了今天这局面。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网友「Mao」说,在美国顾客至上,所有大公司清楚写明,顾客在某限期不论原因皆可退货。一些主流连锁商号只要消费者询问,工作人员都乐意用剪刀剪开或撕开塑胶密封产品,让你看清楚试试看,以免买了再退更麻烦。Home Depot张贴勿拆封中文告示,雇员必定是不了解这项规矩。
台美律师协会前会长吕学铭说,如果华人单独被商号挑出警告,有必要以群体力量发声抗议,争取权益。但这种情形不涉及歧视,美国目前由法律规范禁止歧视,只限于雇用及买、租房子时,如商家在店里张示「不聘雇亚裔」,固然涉及歧视违反法律,但若张示「不服务亚裔」,只会让商家形象在亚裔社区减分,却完全合法。
今年帮助儿子陈介飞角逐联邦众议员的陈坤元说,前述作法是否扩大,有必要密切注意,因为美国虽选出非裔总统,针对非裔的歧视仍存在,不排除华人也成为歧视对象。
亚凯迪亚华人协会顾问朱碧云说,该市鲍尔温街多家主流零售店都有中文告示,都是类似「我们可以协助您吗?」的善意提醒。提及该市商会有华人成员,大家都会帮忙看紧商号,是否有出现对华人不礼貌的情形。
艾尔蒙地Home Depot经理Javier Marquez21日说,一切都是误会,相关告示早就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