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三代」「米皓文」 锻鍊不忘中国史
在美国的亿万富豪中,富延数代的Milstein家族非常低调,经营产业包括地产、银行、酒店、金融投资、大学等多个领域,其掌门人名为Howard Milstein,他有一个优雅的中文名字「米皓文」,他不仅成功经营家族企业,在慈善、文化、医学领域也有相当建树,更有意思的是,他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对中国历史和文化非常着迷。
61岁的米皓文,是纽约私有银行和信托(New York Private Bank & Trust)的主席兼执行长,旗下有全美最大私有银行—纽约移民储蓄银行(Emigrant Savings Bank);他也是Milstein地产公司的主席,旗下拥有Douglas Elliman地产公司和Milford物业管理公司等;同时是纽约血液中心(New York Blood Center)和美国皮肤联合会(American Skin Association)等多家医学机构的主席;他还担任康乃尔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多家大学的董事和律师公会成员;以及多个九一一纪念机构的主席。
见到米皓文,是在他位于曼哈坦43街的办公室,中等身材的他穿着蓝色的西装,戴着深红格子领带,典型美国政商界人士打扮。幽默健谈的他娓娓道来与中国的渊源,他开门见山介绍自己名字:「我姓米,是可以做成饭的米,不是已经可以吃的饭;皓,是月光;文,是文化。」
中国是「现代奇蹟」
「1980年,我与太太Abby到中国旅游,那是30年前了,我发现中美两国真是太像了,大家都很务实、幽默、看重家庭。我太太当时是红头髮,染了红指甲,也许是当时中国人不太常见到年轻的外国人,他们围着我们看,还跟我们讲英文。我问他们英语怎么学的,他们说听『美国之音』」, 米皓文一边回忆一边笑。他表示,自己早知道中国会重振历史的辉煌,很高兴看到中国今天的飞速发展,称之为「现代奇蹟」(modern miracle)。
米皓文的父亲Paul Milstein在1980年代应中国政府之邀,讨论家族产业Chiquita香蕉在中国落户之事,「现在中国到处可以吃到香蕉了,海南岛出产很多香蕉!」米皓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不过,那时中国让我爸爸住在北京德国大使馆,说那里有最好的厨师」,身为犹太人的米皓文边摇头边笑。
瞭解中国式「关系」
虽然米皓文谦虚表示他正式学中文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但他对中国历史的熟悉程度却令人吃惊。对秦始皇焚书坑儒、郑和下西洋、蒙古入关等历史事件和发生年代,随手拈来。对近代史上慈禧太后、八国联军、孙逸仙等历史,也有他的看法。他最喜欢的中国历史年代是三国,「因为那时英雄辈出,成王败寇!」对中国复杂的「关系」学问,他也不失了解,「其实各个国家都有关系,最极端的版本就是付费参加(pay to play),中国的关系讲究的是『双方都受益』,如果要谋求长期合作,就必须了解关系学问!」
米皓文表示,「今天的人必须了解历史,知道过去,知道那些历史是如何发生的。中美关系是世界50年内最重要的关系,与中国打交道,就必须了解中国历史」。米皓文每天都抽一个小时作运动,在健身房里他一边做运动一边看中国历史教材,一点也不觉得闷。他不仅自己学中文,连太太、儿子Michael都跟着学中文,现在Michael负责管理Milstein家族在中国的产业和投资,「他对中国菜是非常喜欢的!」米皓文哈哈大笑说。
1月底,米皓文还将赞助市长彭博的庆祝农历新年会,地点就在曼哈坦钱伯斯街的移民储蓄银行旧址,包揽所有费用。
除了继承和发展家族企业以外,2011年,米皓文被纽约州长葛谟任命为州高速公路管理局(Thruway Authority)董事局主席,主管纽约州高速公路和水路。谈起日前的新州高速公路过路费涨50%的新闻,米皓文表示理解,同时透露纽约州可能也要涨价,「已经三年没涨了。葛谟上台一年内要填补100亿元的财政赤字,这可是个大数目」,他也很无奈。「不过,哈德逊河上的Tappan Zee大桥要重建,很有可能一间中国公司会中标!」
「富三代」不忘本
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三代」,米皓文很懂得感恩,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说,「我的祖父就像这幅画上的人一样以做木工起家,我小时候有幸跟着他一起工作,我的父亲工作也很努力,所以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人,这是我们家的传统」,这也是他数十年在医学、文化、教育、艺术界都作出大量慈善贡献的理由,他希望这样的善事能继续做下去。
人说守富不易,米皓文并没有躺在祖辈的财富上睡觉,他表示自己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如果收到公司Memo,一般都争取当天解决,最多拖到第二天一定要解决。「我也很幸运,有很多能干的人帮我。」
61岁的米皓文,是纽约私有银行和信托(New York Private Bank & Trust)的主席兼执行长,旗下有全美最大私有银行—纽约移民储蓄银行(Emigrant Savings Bank);他也是Milstein地产公司的主席,旗下拥有Douglas Elliman地产公司和Milford物业管理公司等;同时是纽约血液中心(New York Blood Center)和美国皮肤联合会(American Skin Association)等多家医学机构的主席;他还担任康乃尔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多家大学的董事和律师公会成员;以及多个九一一纪念机构的主席。
见到米皓文,是在他位于曼哈坦43街的办公室,中等身材的他穿着蓝色的西装,戴着深红格子领带,典型美国政商界人士打扮。幽默健谈的他娓娓道来与中国的渊源,他开门见山介绍自己名字:「我姓米,是可以做成饭的米,不是已经可以吃的饭;皓,是月光;文,是文化。」
中国是「现代奇蹟」
「1980年,我与太太Abby到中国旅游,那是30年前了,我发现中美两国真是太像了,大家都很务实、幽默、看重家庭。我太太当时是红头髮,染了红指甲,也许是当时中国人不太常见到年轻的外国人,他们围着我们看,还跟我们讲英文。我问他们英语怎么学的,他们说听『美国之音』」, 米皓文一边回忆一边笑。他表示,自己早知道中国会重振历史的辉煌,很高兴看到中国今天的飞速发展,称之为「现代奇蹟」(modern miracle)。
米皓文的父亲Paul Milstein在1980年代应中国政府之邀,讨论家族产业Chiquita香蕉在中国落户之事,「现在中国到处可以吃到香蕉了,海南岛出产很多香蕉!」米皓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不过,那时中国让我爸爸住在北京德国大使馆,说那里有最好的厨师」,身为犹太人的米皓文边摇头边笑。
瞭解中国式「关系」
虽然米皓文谦虚表示他正式学中文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但他对中国历史的熟悉程度却令人吃惊。对秦始皇焚书坑儒、郑和下西洋、蒙古入关等历史事件和发生年代,随手拈来。对近代史上慈禧太后、八国联军、孙逸仙等历史,也有他的看法。他最喜欢的中国历史年代是三国,「因为那时英雄辈出,成王败寇!」对中国复杂的「关系」学问,他也不失了解,「其实各个国家都有关系,最极端的版本就是付费参加(pay to play),中国的关系讲究的是『双方都受益』,如果要谋求长期合作,就必须了解关系学问!」
米皓文表示,「今天的人必须了解历史,知道过去,知道那些历史是如何发生的。中美关系是世界50年内最重要的关系,与中国打交道,就必须了解中国历史」。米皓文每天都抽一个小时作运动,在健身房里他一边做运动一边看中国历史教材,一点也不觉得闷。他不仅自己学中文,连太太、儿子Michael都跟着学中文,现在Michael负责管理Milstein家族在中国的产业和投资,「他对中国菜是非常喜欢的!」米皓文哈哈大笑说。
1月底,米皓文还将赞助市长彭博的庆祝农历新年会,地点就在曼哈坦钱伯斯街的移民储蓄银行旧址,包揽所有费用。
除了继承和发展家族企业以外,2011年,米皓文被纽约州长葛谟任命为州高速公路管理局(Thruway Authority)董事局主席,主管纽约州高速公路和水路。谈起日前的新州高速公路过路费涨50%的新闻,米皓文表示理解,同时透露纽约州可能也要涨价,「已经三年没涨了。葛谟上台一年内要填补100亿元的财政赤字,这可是个大数目」,他也很无奈。「不过,哈德逊河上的Tappan Zee大桥要重建,很有可能一间中国公司会中标!」
「富三代」不忘本
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三代」,米皓文很懂得感恩,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说,「我的祖父就像这幅画上的人一样以做木工起家,我小时候有幸跟着他一起工作,我的父亲工作也很努力,所以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人,这是我们家的传统」,这也是他数十年在医学、文化、教育、艺术界都作出大量慈善贡献的理由,他希望这样的善事能继续做下去。
人说守富不易,米皓文并没有躺在祖辈的财富上睡觉,他表示自己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如果收到公司Memo,一般都争取当天解决,最多拖到第二天一定要解决。「我也很幸运,有很多能干的人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