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成因与治疗
柏克莱加大最新公布的一项心理研究发现,患上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女童,长大后容易发生自我伤害和企图自杀的意外。

该研究由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出资,研究首席作者柏大心理学教授欣肖(Stephen Hinshaw)发现,患ADHD的女童长大后更有可能出现内心斗争,也更容易作出自伤行为。

研究员观察140名来自旧金山湾区、被确诊患上ADHD的女童,在长达10年的监察期中,95%女童一直保持受验者身分。

研究员将患者的行为、社会和学术发展与一组年龄相若的非患者作出比较,分析患者从青春期到成年的变化,同时就结果进行了三项研究,并于研究初期、研究进入第5年和第10年时公开研究结果。

2007年的研究显示,步入青春期早期至中期时,患者的烦躁和冲动症状会消失,但与非患者之间的学习差距扩大,并出现饮食失调与滥用药物等问题。

2012年的研究显示,研究员与女童展开深入访谈后发现,她们成人后很有可能作出自我伤害的行为。

最新研究提出大胆假设:与男孩不同,患ADHD的女童必须接受长期治疗。

什么是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

ADHD患者的注意力涣散和难以集中精神、自制能力弱和活动量过多。常见的病例以儿童为主,但可能持续至成年。如果不加以治疗,会影响患者在学校、工作和人际关系的表现。

什么导致ADHD?

确切的成因不明,但大多与家族史有关。

ADHD有什么症状?

包括三种症状:

1.注意力涣散;ADHD患者很容易分心,很难专注于任何事情。

2.难以安坐下来;即所谓的过动症。尽管是很短时间,患者也难以安坐下来。儿童患者可能会扭动身体、坐立不安以及在不适当的时候东奔西跑。少年与成人患者经常感到不安和烦躁,无法享受阅读或其他安静的活动。

3.行动前不加思索;患者可能说话太大声、笑得太大声或在某些情况下变得过分生气。儿童患者可能无法排队轮候或分享,导致他们难以与其他儿童互动。少年与成人患者往往在行动前没有考虑后果,有时可能迅速做出决定,对日后生活带来长远影响,也可能花太多钱或经常转业。

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方法治癒ADHD,但患者可透过治疗控制一些症状。治疗可能包括药物和行为疗法,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必须在儿童患者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后,密切留意他们的状况。药物可能导致食慾不振、头痛、胃痛、肌肉抽搐或失眠等副作用。副作用通常在数周后出现改善,若持续,应咨询医生。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